门槛理论是一个解释系统或个体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显著变化的多学科理论。它起源于城市经济学,后扩展至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核心在于识别“门槛
门槛理论由波兰经济学家马利什于1963年提出,指城市的建设与城市的规模投资不是一个线性关系,当城市规模发展达到某个程度时必须要有一个大的投入来改善基础设施。门槛理论是对城镇与工业区发展规模进行经济论证及其基本建设投资进行计量分析的一种理论。 城镇发展达到限度以前,只需按比例进行扩建投资。而为克服某一限制因...
[名词解释] 门槛理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20世纪50年代由波兰人B·马利兹提出的对城镇与工业区发展规模进行经济论证及其基本建设投资进行计量分析的一种理论。因采用控制论、信息论和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在60年代后得到广泛应用。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工业区规划中,多用于分析、认识城镇发展进程,研究...
门槛理论由波兰城市经济学家B.马列兹提出,主要内容包括:①城市发展需要克服不同阶段的门槛(自然、技术、结构),每次跨越都需要巨大投资;②门槛具有层次性,需依次突破;③投资成本呈阶梯式增长。其意义在于揭示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帮助预判建设成本与决策时机。 1. **内容判断**:门槛理论的核...
3.1 门槛模型的基本理论 3.2单门槛模型的假设检验一:门槛值的存在性检验 3.3单门槛模型的假设检验二:门槛值与潜在门槛值的置信检验 3.4多门槛模型 4. 门槛模型的特点(优势、不足) 4.1模型的优势 4.2模型的不足 1. 门槛模型简介 门槛回归模型是针对具体个体特征的非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提出的。在回归分析中,我们关注...
门槛理论是一种由A.James Gregor于1964年在其著作《社会学》中提出的社会学结构理论。门槛理论将社会集体的参与者划分为多个阶层,并介绍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社会秩序的。门槛理论以其具有深远和令人着迷的见解而受到它所提出的许多学科的追捧,尤其是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它甚至影响了职业、教育...
1.门槛理论。 1999年,我国PC拥有量只有1590万台左右,别说相对于全国13亿的人口,就是相对于全国3亿多人口的城市家庭,这个数字也是微不足道的。相对于全国3.5亿台电视机来说,电脑作为另一种消费品的保有量也是很低的。当时,TCL致福电脑公司杨伟强总经理认为:“我们甚至不能说已经进入了PC时代,或者只能说,我们面...
与门槛理论中阶段性关键制约因素需逐个克服的逻辑一致,例如某个阶段水资源可能成为最小因子。 - **C.系统整体功能原理**:强调整体协同效应,未突出阶段性限制的核心特征。 - **D.环境承载力原理**:关注环境总量的极限承载能力(如人口上限),而门槛理论更重视动态分阶段的局部限制,而非整体总量。 综上,**门槛...
门槛理论及其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1)门槛理论观点:在居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条件,即门槛。这些限制都是相对而言的,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必须增加基建投资。一是地理环境条件,二是基本工程管网状况与铺设的技术限制,三是居民点结构改建上的限制。2)门槛理论对城市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首先应用与方向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