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门冬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具有益气养阴,生津除烦之功效。主治虚烦热渴。组成 人参、麦门冬、小麦、茯苓各一钱(3g),竹茹一团,白芍八分(2.4g),甘草五分(1.5g)。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益气养阴,生津除烦。主治 虚烦热渴。方义 本方治证为气阴两虚,虚热内扰所致。治宜益气...
党参、沙参、粳米、石斛各15克,法半夏、瓜蒌仁、山豆根、麦门冬、枳实、知母、甘草各10克,大枣5枚,水煎服。 这里面,你仔细看,就有前面提到的麦门冬汤的影子。麦冬、党参、大枣、甘草、粳米、半夏,这些麦门冬汤里的药物,都包...
综上所述,麦门冬场证还可见有发热、口渴、脉数、手足烦热,赢瘦骨立、咳血、多汗等证。 为了更全面地加深认识,不妨进一步概括一下麦门冬汤证表现。 A.全身表现 虚性代谢亢进症状:发热、多汗、口渴、手足烦热、脉数,消耗性体质:赢瘦骨立;贫血症状。 B.大逆上...
麦门冬汤组成:麦门冬21克,半夏3克,人参9克,甘草6克,粳米15克,大枣4枚。 案例我经过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肺部问题2,咽喉不利3,肠胃问题 因为麦门冬汤主治的是肺胃阴虚,在不同的案例里面要么肺阴虚厉害一些,要么胃阴虚厉害一些。但是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麦门冬汤的病症却有比较多的类型是肺部和胃部问题...
妇女倒经之证,陈修园《女科要旨》借用《金匮》麦门冬 汤,可谓特识。然其方原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今用以治倒经,必略为加减,而后乃与病证吻合也。主治 或问,《金匮》麦门冬汤所主之病,与妇人倒经之病迥别,何以能借用之而有效验?答曰︰冲为血海,居少腹之两旁。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少阴...
麦门冬汤的标准配方包括麦门冬(15g)、半夏(9g)、人参(6g)、甘草(6g)、粳米(9g)和大枣(12枚)。这个配方主要用于治疗肺胃阴伤、咽干咳嗽等症状。
原方中的麦门冬与半夏之比高达7:1。这样的用量,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疗效。而除了肿瘤,神经原性疾病也是麦门冬汤的应用领域。我曾见江阴名医夏奕钧先生以本方合白虎汤,再加生首乌、石斛,成功治疗了一例横贯性脊髓炎患者。患者连续高热66天,全身肌肉萎缩,然而在经过夏先生的精心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显著...
地黄门冬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千金方》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二二。主治小儿寒热咳逆,膈中有癖,吐乳,不欲食。组成 干地黄四两,麦门冬、五味子蜜各半升,大黄、消石各一两。用法用量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消石、蜜,煮令沸,每服二合,一日三次。大者服五合。主治 小儿...
第85方、麦门冬汤 第八十五方——麦门冬汤 咳嗽上气十二: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土虚胃逆,相火莫降,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