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经典 | 王羲之《长风帖》 王羲之《长风帖》又名《贤室委顿帖》、《四纸飞白帖》。草书,共11行,102字。纸本 手卷 墨书 27.5x40.9厘米,传为禇遂良临作。 释文: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温,深可忧。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后世的摹本也同样精妙。比如下面这个王羲之草书《长风帖》风度翩翩,美感十足。有人说是米芾临的,也有人说是褚遂良临的,但不管怎么样,都不影响它的风韵和美感,真好看。这个草书《长风帖》美在哪?咱们别弄得那么玄幻,先来点能看得见的,先来点能摸得着的。要我说,这种美,首先就在于用...
王羲之在创作《长风帖》时,无疑将这些多元的思想元素融入到书法艺术中,使其作品超越了单纯的书写技巧,升华为一种富含哲学意蕴与人生智慧的艺术表达。 版本五 此版本收录于《淳化阁帖·安思远本》中: 释文: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温,深可忧。 再者,《长风帖》的诞生,也离不开琅琊王氏对...
《王羲之长风帖》,来源于古旧书店,帖本单张25X52.8CM,单面印刷,保存完整,纸张自然微黄,内容无缺失,字迹清晰,品相尚好,约版于八十年代,对于书学者来说,可以进行临摹、学习使用,特分享给大家。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一作303-361年),晋代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官至...
王羲之草书《长风帖》,通篇与米芾结字姿态、用笔习惯与线条笔画极似,推断应是宋人钩摹米芾自出己意的临仿本,但钩摹精妙,也可以管窥“书圣”之草书风采了。 王羲之草书《长风帖》,通篇与米芾结字姿态、用笔习惯与线条笔画极似,推断应是宋人钩摹米芾自出己意的临仿本,但钩摹精妙,也可以管窥“书圣”之草书...
王羲之长风帖原文及白话译文王羲之长风帖原文及白话译文 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深可忧。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 前所经由,足下近如似欲见。今送致此四纸...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书圣”。《长风帖》是王羲之的一幅书法作品,该作品以行书笔法书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与思绪。二、内容赏析 1. 笔法与结构:王羲之的行书笔法丰富多变,线条流畅自然。在《长风帖》中,作者运用中锋笔法,将线条写得既有力道又自然,展现出作者高超的...
长风帖 临摹本, 纸本。帖芯纵27.5厘米,横40.9厘米。11行,102字。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风帖》又分称《长风帖》、《贤室委顿帖》、《四纸飞白帖》 。 此帖为双钩廓填王羲之草书《长风》、《贤室》、《四纸飞白》三帖,见於《淳化阁帖》,此帖缺漏一“叔...
可惜钟繇书法真迹,到东晋时已失传,现存墨迹本为后人所临摹。钟繇《得长风帖》用笔精熟,气势连贯,是行草书的上品,可惜钟繇书法真迹,到东晋时已失传,现存墨迹本为后人所临摹。钟繇《得长风帖》用笔精熟,气势连贯,是行草书的上品,可惜钟繇书法真迹,到东晋时已失传,现存墨迹本为后人所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