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书)(动)打听渡口。比喻探问或尝试(多用于否定):无人~。 小提示:"明主知封事,长沮笑问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明主问津 全诗 原文拼音版 耿湋 耿湋[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
明主知封事,长沮笑问津。出自唐诗人耿湋的《赠兴平郑明府》 海内兵犹在,关西赋未均。 仍劳持斧使,尚宰茂陵人。 遥夜重城掩,清宵片月新。 绿琴听古调,白屋被深仁。 迹与儒生合,心惟静者亲。 深情先结契,薄宦早趋尘。 贫病休何日,艰难过此身。 悠悠行远道,冉冉过良辰。 明主知封事,长沮笑问津。
子路问津春秋晚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积极传播自己的学说。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一行在赴楚国负函途中,遇有一河挡住了去路,但是孔子师徒找不到渡口。恰巧遇到当时隐居在这里的高士长沮和桀溺。于是,孔子派子路前去请教渡口的位置。长沮问子路:“那位坐在车上的人是谁?”“他是我的老...
因问津而遭到长沮、桀溺的嘲笑,孔子叹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辟人”,是选择同志者去成就事业。“辟人”就要劳心劳力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辟世”则独善其身即可。今天重游新洲区的问津书院,细雨之中,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2武汉·问津书院 ...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注】①此处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即长沮和桀溺)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1.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题目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
【注】①《论语·微子》中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题为“早寒江上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2)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任选一联赏析。试题...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赏析: 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列小题。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