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山竹子,中药名。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长叶山竹子Garcinia schefferi Pierre的树皮。原产越南北部,我国广东引入栽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烧伤,烫伤,痈肿疮毒。入药部位 树皮。性味 味微苦、涩,性平。归经 入肺、肝经。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 烧伤,烫伤,痈肿疮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长叶山芝麻,学名又称长角山芝麻,是一种落叶小灌木,它的高度通常在40至80厘米之间。它的枝条细长,表面覆盖着星状的柔毛,为植物增添了一层独特的质感。叶片是互生的,形状呈现长卵状针形,长度可达4至10厘米,宽度在2至3厘米之间。叶基部呈现出斜圆形或微微的心形,尖端较为钝圆,边缘有锯齿状。
长叶山芝麻的繁殖主要依靠种子。最佳播种时间是在春季的3月至4月。播种前,将种子与草木灰或细土混合均匀,然后撒在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上,覆土约2厘米。为了保持土壤湿度,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层草,并适量浇水。每公顷需要播种约22.5千克的种子。在气温升至25℃以上时,大约15至20天后,种子将开始发芽。...
名称长叶山芝麻(Chánɡ Yè Shān Zhī Mɑ) 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云南中草药》),山芝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呼领(傣名)。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截疟。治恶性疟疾,感冒,高热,扁桃体炎,腮腺炎。"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治腹泻,肠炎,虫、蛇咬伤。" ...
原形态: 长叶山竹子 乔木,高10-15m。树干直径10-15cm;树皮粗糙,棕褐色,有黄色浆汁,在阳光下变黑,小枝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柄长10-20mm,粗约2mm;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3-6cm,先端圆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中脉在上面微下陷,下面隆起,侧脉28-30,在下面明显凸起。花杂性,异株;雄花序顶生...
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cinia Schefferi Pier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长叶山竹子乔木,高10-15m。树干直径10-15cm;树皮粗糙,棕褐色,有黄色浆汁,在阳光下变黑,小枝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柄长10-20mm,粗约2mm;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
其性味苦寒,入肺、大肠二经,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和截疟功效,适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腹泻以及虫蛇咬伤和恶性疟疾。内服方面,长叶山芝麻可煎汤,每次3至5钱;外用时,可将其捣碎敷于患处。根据古籍记载,它在《云南中草药》中已有记载,并与其他药材如粘毛山芝麻、剑叶山...
changyeshanzhima 长叶山芝麻 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山芝麻 性味:味甘、苦,性寒。 肺、大肠经。 长叶山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截疟,消炎。 长叶山芝麻主治 主治感冒,高热,腹泻,腮腺炎,扁桃体炎,恶性疟疾,虫、蛇咬伤。 长叶山芝麻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15~25g。外用捣敷。
长叶山芝麻,又名野芝麻,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其功效与作用在民间流传已久。 在中医药中,长叶山芝麻具有清热解毒、截疟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长叶山芝麻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其全株中,包括根、茎、叶和果实。其中,叶子和果实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