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府,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置,治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镇江路。 镇江府即太史第,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建。由庭院、正门、外厅、正厅、上厅及围墙组成,面积1690米。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八间,穿斗式构架,正门悬挂"太史第"匾额,侧边悬挂"金殿传胪"匾额。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是长江沿岸璀璨明珠中耀眼的一颗,西方人曾经称之为“Chinkiang”。本组图片多拍摄于1908年,为当时在镇江的英国人士所拍摄,照片生动且全面地再现了清末时期镇江府的繁荣景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天津条约》将镇江确定为首批开放的长江三个口岸之一,镇江被迫于1861年5...
历史知识> 镇江府 北宋政和三年(1113)以润州为徽宗潜邸,升为镇江府。治丹徒县(今镇江市)。属两浙路。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镇江路。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改为江淮府,同年又改为镇江府。明属南京。清康熙后属江苏省,雍正后辖境领有今镇江、丹徒、丹阳、...
南轩书院,南宋咸淳二十三年(1595年)创建,在镇江府句容县移风乡(今陈武乡);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县治北重建;隆庆四年(1570年)改为养蒙社学,后废。 华阳书院,明万历四年(1576年)建,万历四十年(1612年)扩建,东西辕门内有大门、仪门、考棚,东西大厦上有大堂多处;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赐“怀冰雪”三字堂...
”明嘉靖年间,镇江府及南直隶地区屡受盗贼、倭寇侵扰,其频繁程度与严重性在明代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然而,镇江府作为“江海之交”的枢纽,不仅承受了这些压力,更在抵御倭寇的战斗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倭寇,这一由明朝时期日本武士、浪人和商人组成的武装集团,曾多次到中国沿海走私劫掠。虽然明初倭患尚属...
1.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将润州提升为镇江府,这一举措是为了镇守重要的江防地区。2. 镇江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为3843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267万。该市下辖京口、润州、丹徒三个区和丹阳、扬中、句容三个县级市。3. 镇江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曾获得全国科技进步...
一些百年老照片,再现清末时期江苏镇江府的昔日景象!镇江,在江苏省西南,又被称为京口和润州,是长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西方国家称作“Chinkiang”。这一系列作品大多是1908年由英国人在镇江拍摄,这些照片反映了晚清镇江地区的繁华。中英《天津条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把镇江列为长江三大港口之一,1861年五月...
镇江府,一段充满美食与文化的特种兵之旅。接着,我们参观了金山寺,重温了《白蛇传》的电视剧背景,感受那份熟悉与宁静。然后,我们去了镇江博物馆,看到了武举人考试的成绩单,弓马射箭、力量举全能,简直是速度、力量和精准度的全能选手,而且还要写一手好字!还要背诵全套《武经》!此外,还推荐了扬大酸奶的茉莉花和玫...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升润州为镇江府,为镇守江防重地。镇江,江苏省地级市,总面积3843平方千米,总人口267万。辖京口、润州、丹徒3区,代管丹阳、扬中、句容3县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春秋时名朱方。战国时改谷阳。秦始皇三十七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