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1926年的11月月底,冯玉祥旗下的援军抵达西安周边,此时的镇嵩军经过八个月的鏖战,早已士气低落,同时,国内的局势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刘镇华带着其余部队选择撤离。镇嵩军围困西安从此结束。而刘镇华围困西安期间,也意味着无法协同吴佩孚参与对北伐战争的打压。杨虎城守西安,为北伐军牵制了大量的军阀兵力,...
民国时期,镇嵩军是河南本土的一支地方武装,首领是刘镇华,大本营在嵩县一带,由于镇嵩军的将领们,大部分都是绿林人物,所以镇嵩军也被称为土匪武装。镇嵩军巅峰的时候,刘镇华担任陕西省长,实力从豫西发展到陕西,兵力达到十万,是大型军阀拉拢的对象,后来镇嵩军的憨玉琨和国民二军争夺河南失败,使镇嵩军元气大...
武庭麟是镇嵩军的后起之秀,虽然他在镇嵩军的资历不深,但他却是镇嵩军中口碑最差最残忍的军头。他本来只是镇嵩军的下级军官,靠着巴结张治公才成长起来,后来跟着刘镇华一起归顺了国民政府。当镇嵩军归顺国民政府后,那些老一派的军头不是死就是退休,所以刘茂恩、武庭麟等后起之秀才崛起,开始有了独立的武...
民国时代是军阀迭起的时代,然而穷省河南虽亦产军阀,却没有大军阀,能叫的上号,唯有刘镇华和他的镇嵩军。极盛时有十万之众,纵横豫陕两省,但其核心却是以豫西为主,兼顾陕西的地方武装,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土匪化的军队,或言之匪军。如果回溯渊源的话,镇嵩军也曾有光荣的历史,它诞生于辛亥...
1922年,经冯玉祥推荐,刘镇华出任陕西督军兼省长。掌握陕西军政大权后,刘镇华大肆扩军,镇嵩军十万之众,进入极盛时期。对贫瘠的陕西来说,养这么多兵实在力不从心。刘镇华就横征暴敛,强迫民众种鸦片收烟税。刘镇华的倒行逆施,激起陕西民众反抗。轰轰烈烈的倒刘运功爆发,但刘振华手握重兵,有北京政府支持,谁...
可镇嵩军的憨玉琨不干了,他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就像一个被人无端指责的老实人,心里那叫一个憋屈。于是,他一边骂骂咧咧地指责国民军,一边开始整军备战,在洛阳、汜水、巩县等地设下三道防线,把黄河南岸封锁得死死的。胡景翼也不含糊,立马调岳维峻封锁黄河北岸。这两边就像两只斗红了眼的公鸡,相距不过 20...
这支队伍之所以被命名为镇嵩军,是因为这支队伍由刘镇华率领,且驻地靠近嵩山。1912年10月,镇嵩军成立后,刘镇华便率领镇嵩军意气风发地回到了豫西。不过,由于镇嵩军是土匪出身,且刘镇华以前的身份也比较低微,因此他们在省城根本没有什么关系网,备受河南督军张镇芳的歧视和打压。按规定,镇嵩军的粮饷由河南省...
1925年,在河南禹县这个小地方,突然打起了仗。交战的双方来头不小,一边是镇嵩军的老大憨玉琨,另一边是国民军的统帅胡景翼。河南老百姓把这场仗戏称为"憨货打架",也有人叫"二愣子干仗",说得既直白又形象。国民军和镇嵩军谁也不服谁,为了抢河南这块肥肉,一个死扛到底,一个磨刀备战,把整个河南当成了...
镇嵩军的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起初,该部队主要由豫西地区的土匪及当地武装组织组成。其命名源自首任统帅张镇芳,其中“镇”字取自其名,而“嵩”则象征着部队成员多来自嵩山周边地区。由于镇嵩军主要由土匪汇聚而成,因此在其初期,军纪松弛,军风涣散。尽管士兵们身着军装,但那股深植的“匪气”却难以掩饰。他们...
1899年,邢清忠出生于河南嵩县,这里也是镇嵩军的大本营,邢清忠父母是普通农民,他小时候读过两年私塾,后来因为家里穷,所以就休学在地主家干农活。邢清忠性格有点争强好胜,经常和别人打架,也结识了一些狐朋狗友,因此染上赌博的恶习。当时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一些吃不上饭的灾民,就选择了落草为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