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 41锥膛炮又名41式反坦克炮,是克掳伯公司设计的锥膛火炮。Pak 41锥膛炮所具有的在1000m距离上,着角为30度时,可以穿透94mm(3.7in)装甲的穿甲威力。弹丸自周围带着“裙形”弹带的碳化钨弹芯结构样式。而正是由于这种弹丸才导致了这种火炮的衰亡,因为当时钨材料供应十分短缺,以致在1941年以后。凡是...
因为大战当前,设计建造工作并不顺利。火炮的炮管是从25毫米机炮改装而来,它的炮膛结构重新设计以容纳新的弹药。炮架取自37毫米高射炮,炮轮等则是取自TIZ AM-600摩托车。通过对德军锥膛炮的计算,设计师认为如果想办法将它的炮口初速度从1400米每秒提升到1700米每秒,穿甲能力将提高1.5倍。这一结果让人备受...
锥膛炮(Tapered-bore Gun 或Squeeze bore Gun),指的是炮膛从尾部到炮口不断变细的火炮,和普通火炮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内膛口径是在不断变化的,炮尾处最大,炮口处最小,它使用的弹丸,外层是一圈软质的金属(比如铅),形成一个弹带,内层则是坚硬的碳化钨弹芯。在发射出膛的过程中,软质的弹带收到不断收窄...
锥形炮管的加工要比直炮管麻烦得多,所以这种火炮的综合成本非常高,步兵用着很爽,但将军们却很肉疼。德国后来放弃锥膛炮的另一个原因是穿甲弹芯的钨金属材料供应十分短缺,当时德国主要依靠从中国进口的钨矿石制造碳化钨弹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德国和中国中断了军事合作。由于德国储存的钨不充足,钨合金弹...
锥膛炮可以通过底座卡口,炮弹两端内炮膛,使得锥膛炮弹在击发的瞬间拥有高速直线弹道的能力,但是相对与普通火炮的劣势就在于机械故障问题,一旦加工不合格或是操作员操作失误,就会出现炸膛的现象,维护保养虽然方便,但是炮管寿命甚至会低于普通炮管,因此,各国在使用锥膛炮的时候还是慎之又慎。
41SFzb式28mm锥膛炮是德国人格里什(Gerlish)设计的一种反坦克炮。锥膛炮的原理并不新颖,早在20世纪初它就已被人们发现,此后曾经多次尝试将其运用于军用或运动步枪,但都未能获得成功。而在二次大战中,一个名叫格里什(Gerlish)的德国人却将这种原理成功地应用到了一种反坦克炮上。格里什的设计是一种内膛...
42/30式锥膛炮,或称之谓41年式42mm反坦克炮。顾名思义,这种火炮的内径,在炮尾处为42mm,到炮口处缩减为30mm。这种火炮的生产数量也很少,但它却试图打破锥膛炮只能发射单一穿甲弹的先例,因而研制出了一种榴弹,然而榴弹弹丸的重量仅有10oz(283.5g),所以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这种火炮所使用的炮架与...
这种锥膛炮发射的炮弹和普通反坦克炮不同,因为炮膛是逐步缩小的,所以它的炮弹弹芯外面有一个裙边状...
这种锥膛炮发射的炮弹和普通反坦克炮不同,因为炮膛是逐步缩小的,所以它的炮弹弹芯外面有一个裙边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