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水阁消夏图》 佚名《消夏图》 佚名《林荫消夏图》 (元) 倪瓒 《凉亭消夏图》 (元) 刘贯道 《消夏图》 (明)丁云鹏 《桐阴消夏图》 (明)黄卷 《消夏图》 (明)朱端 《消夏图》 (明) 仇英《凉亭消夏图》 (明) 仇英《竹梧消夏图》 (明) 宋旭《美人消夏图》 (明) 文徵明 《纳凉图》 (明) ...
先秦时以“避暑”指逃避盛暑,汉代又意为到凉快的当地居住,至唐代呈现“销夏”(“销”同“消”),明清时“消夏”开始频繁地被使用,从初步义同避暑消热,侧重于身体上的清凉感受,逐渐引申以消遣的方式度过夏天。后更加强调精神心境上的消遣自适,以通过赏玩书画、品茗闲卧等活动祛除心中燥热,是一种安闲舒适的状态。
明 仇英 水阁销夏图 尺寸116.3×58.5cm 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仇英的好友彭年记载:"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文征明)",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
【每日中华名画|[元]刘贯道《销夏图》】元 刘贯道《销夏图》 纵29.5厘米 横71.9厘米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入编《元画全集》第五卷 《销夏图》是刘贯道表现高士清逸之风的《七贤图》之一段。画中灵芝...
南宋 佚名 荷亭销夏图 24.5×25.4cm 绢本 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来看《荷亭销夏图》。近景苍岩上二松盘根挺立,枝叶簇茂成荫,坡石状如伏虎,用笔有李唐挺健之风。画者约生活在南宋中期。南宋一百多年,军力虽弱,但画风不软,山水画完全出自李唐一系,水墨刚劲,这既源于李唐个人的性格、阅历与造诣(...
文雅清新工整精艳的《水阁销夏图》 明 仇英 水阁销夏图 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 仇英的好友彭年记载:'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文征明)',又拜周臣门下学画, 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 作了大量精品。 仇英的山水画师法赵伯驹、...
赏心悦目就是仇英作品的最大魅力,《水阁销夏图》欣赏 明代吴门画派兴盛之时横扫画坛,无论南北都研习吴门名家技法。在吴门画派中艺术成就最高的画家有四位,分别是沈周、文徵明、唐伯虎和仇英。仇英有其他三位画家相比他的人生起点很低,其余三位无论家境如何都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只有仇英是匠人出身。在封建...
仿文徵明技法,绘苏州青山绿水,清中期张培敦绘《草堂销夏图》张培敦是清代中期画家,久居苏州。他生于乾隆年间,卒于道光年间。这一时期清政府正经历着由强转衰,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张培敦生活的苏州地区,也不能幸免。苏州以商贾繁华著称于世,但商人与朝廷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一方面是“暴政”,一方面“民生艰难...
📜 永瑢,清朝乾隆帝的第六子,封质庄亲王,自号九思主人。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竹溪销夏图轴》描绘了夏日山径溪涧的美景,展现了文人雅士避暑时的情景。🖼️ 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设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庭院、湍泉亭榭等夏日景色。永瑢在绘画上师法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