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ù chéng dà cuò ] 铸造成一把大锉刀。错:锉刀,借用为错误。比喻造成重大错误。 出处 宋·苏轼《赠钱道人》:“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例句 这位老同志为了名利,一念之差~,后悔不已。近反义词 近义词 阴差阳错 反义词 痛改前非 典故成语...
铸成大错zhù chéng dà cuò 成语解释: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铸成大错【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解释】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铸成大错的意思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铸成大错的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铸成大错的辨形“铸”,不能写作“著”;“错”,不能写作“措”。 铸成大错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 铸成大错 繁体 鑄成大錯 拼音 [ zhù chéng dà cuò ] 怎么读 解释 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近义 阴差阳错 反义 痛改前非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结构...
铸成大错 繁体 鑄成大錯 拼音 [zhù chéng dà cuò]怎么读 解释 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近义 阴差阳错 反义 ...
铸成大错 唐代宗时,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魏博是唐朝河北三镇之一,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领魏州、博州、相州、卫州、贝州、澶州(澶〔chán〕)六个州四十三个县,势力可算不小了,田承嗣还选募六州骁勇壮丁五千人,给予特殊优厚待遇,组成牙军,作为心腹部队,耀武扬威,称雄割据,...
铸成大错 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 词典解释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祐三年》:“全忠留 魏 半岁, 罗绍威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 绍威 虽去其逼,而魏 兵自是衰弱。 绍威 悔之,谓人曰:‘合六洲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胡三省注:“错,鑢也,...
铸成大错(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铸成大错(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人沙型或模子里,制成器物。错:挫刀,作双关语,借指错误。)比喻造成重大的而又无可挽回的错误。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成语出处 北宋·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