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过渡期于2021年12月底结束,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全面净值化新篇章。资管新规对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各类资产管理产品提出净值化管理、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等要求。面对种类繁多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消费者如何理性投资、购买,并注意相关风险?金融虎网注意...
这就是你常听到的打破刚性兑付的意思,既然打破了刚性兑付,那么作为投资者我们就必须把风险放在第一位。先看银行存款产品,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它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驾护航,风险非常小,50万以内银行本息全保的。只要银行不倒闭不破产,几乎没有什么风险。 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利息高点,但是风...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刚性兑付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本来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风险应该是由投资人承担,而不是要金融机构去承担,如果金融机构进行兜底的刚性兑付,那么其实就是在掩盖风险。而且理财(信托)这些资产管理业务是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它是游离于监管之外的。时间一久,当兜底次数过多,风险累积到一...
其实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早已出现,由于采用“市价法”,金融市场的波动会实时体现在理财产品的净值变化上。自资管新规以来,所有的理财产品均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且理财产品都必须向净值型产品转变,就像基金产品“一样”,每天的收益情况跟产品净值相关,有涨有跌,没有固定的收益率,是一种非保本...
导读:自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以来,保本保息、零风险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彻底退出市场,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到净值化的时代。 不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卖者尽责、买者自负”……自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以来,保本保息、零风险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彻底退出市场,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到净值化的时代。
日前,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截至2021年末,理财存量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理财清零[哇] 资管新规的核心:在于打破“刚性兑付”,过去银行理财产品承诺的类似于“保本保息”、“无风险”等都成了过去式[翻白眼]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也需要做好亏钱的准备,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甚至出现...
在信托和债券两种理财产品出现违约事件后,作为理财市场中的最后一个堡垒,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也将结束。银监会近日正式印发了《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35号文),提出银行设立专门理财部门,不得宣传刚性兑付等要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35号文透露出银监会试图打破目前银行理财刚...
三是规范交叉金融业务,落实穿透原则,根据基础资产性质足额计提资本和拨备,不得对新开展的同业投资业务实施多层嵌套。四是规范理财和代销业务,规范销售行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揭示风险,严格落实“双录”要求,做到“买者自负”,切实打破“刚性兑付”。 五是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
资管新规中引众人关注的一项就是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指导意见》指出,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这也意味着,占据资管市场“大头”、规模超过22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将不再是“无风险”的代名词,投资者将自行承...
《资管新规》落地一个多月了,银行理财产品彻底打破了“刚性兑付”,“保本保息”已成为过去。同时,在市场利率下行的通道中,2022年理财产品的收益或将进一步下行。#资管新规#年金险 - HWP于2022031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981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