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组词 铳子 炮铳 火铳 磕铳 梦铳 铳手 排铳 铳礮 瞌铳 铳枪 鸟铳 铳炮 长铳 拳铳 更多 百科释义 报错 铳是一个汉字,左右结构,拼音是chòng,基本意思是斧头上手柄的孔。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相关字 充 珫 統 统 茺 銃 热搜字 中 之 削 匙 在 夯 ©...
铳 銃chòng [名] 1斧头上受柄的孔 ([En.] the axe) 【引】 1 《集韵》:铳,斧穿也。 2古代用火药发射弹丸的一种火器 ([En.] blunderbuss)。 【例】 如:火铳;鸟铳 3金属制的打眼器具,即铳子 ([En.] punching pin) 铳 銃chòng [动] ...
『铳』繁体字:銃 拼音:chòng注音:ㄔㄨㄥˋ 简体部首:钅部首笔画:5总笔画:11 繁体部首:金部首笔画:8总笔画:14 康熙字典笔画( 銃:14; ) 五笔86:QYCQ五笔98:QYCQ仓颉:XXXCY 四角号码:80712UniCode:U+94F3规范汉字编号:4885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是否为常用字:否 ...
火铳又称“火筒”,是世界最早的金属射击火器,属于火门枪。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热兵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对后来的战争形势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开展了新的篇章。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明朝时期对火铳的发展和使用起了重大作用。基本简介 发音:huǒ ...
三眼铳是中国古代一种短火器,使用熟铁锻造卷打而成。外形为三根竹节状单铳联装,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个小孔。使用时在铳管内添加火药,最后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在小孔处添加火绳,使用时点燃火绳,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在三眼铳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装有长度不等的木杆用以...
然而,即便是火器水平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此时的中国军队也早已大规模列装了火铳和火炮,其战斗力早已凌驾于铁器时代。在铁器时代,在战场上“开罐头”始终是个极为困难的技术活。在“十字军之王”和“全面战争”等游戏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骑士老爷”在战场上以一敌百,像割韭菜一样收割轻步兵的场景,这其实并...
相较于三眼铳,鸟铳精度高、射程远,威力也不俗,在戚继光抗击倭寇、明军边防守卫做出突出贡献。 然而鸟铳只是在明朝南方比较流行,北方则以三眼铳为主。 从环境因素来考虑,鸟铳点火时易受风、雨影响,点燃火绳时要保留火种和燃着的火绳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等缺点。
“铳”字的意思就是指需要填充火药铅弹再发射的类似枪的火器,所以叫“火铳”。 “火铳”又名火筒,是一种用火药爆炸力发射石弹、铅弹、铁弹的兵器,因为发射后会将木板打穿并出现很多眼儿,所以,用金属做成的一种打眼的器具就叫“铳子”。打鸟的火铳叫“鸟铳”。
鸟铳,又称鸟嘴铳、鸟枪,是明清时期对火绳枪的称呼。与原有的管身火器相比具有照门、照星、铳托、铳机,开始可以双手同时持握而发射。名称来源 鸟铳因为可以射落飞鸟而得名。明朝范景文撰的《师律》中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名鸟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