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面纹铜鬲(lì),商代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47年出土于安徽省阜阳市,现藏于安徽博物院。兽面纹铜鬲,高23.2厘米,口径15.3厘米。圆口外卷,直颈窄肩,分裆,锥形空足。口沿置对称的弓形耳,一耳与一足对应,应是沿袭商代早期的制作方法。颈饰变形夔纹。腹饰扉棱三道,与足对应。并以扉棱为中轴,构成...
三羊纹铜鬲,商,通高22.8厘米、口径14.7厘米。1958 年株洲征集,湖南省博物馆藏。食器。两耳立于口沿上,长颈,分裆,三个柱形空心足。颈部饰斜线云雷纹,纹饰布局以三分裆足为基础,腹部饰三组羊纹,半浮雕粗壮的角,占兽面的五分之三,以倒勾状扉棱为分割。羊纹眼、鼻、嘴的所占位置很小,嘴旁还有...
青铜鬲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青铜鬲极少有铭文,商末期慢慢变成礼器,周朝极少使用 ...
西周晚期铜鬲,通高11.2厘米,口径16.2厘米,1965年邹城市栖驾峪村出土。器体质厚,宽平沿略向外折,束颈圆肩,低体浅腹,腹部略鼓,宽裆平底,下有明显烟炱痕迹,矮兽蹄形足,三足之上各有一条凸起的扉棱,腹饰变形兽面纹。沿上镌有“鲁宰驷父乍姬□媵鬲其万年永宝用”。从铭文内容看,是媵辞,可知鬲...
西周“钟楠父”铜鬲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收藏于陕西省武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历史 鬲作为一种汉族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铜鬲流行于商代至...
这件夔纹铜鬲出土于一座城市遗址的旁边,那里现在被称为盘龙城李家嘴1号墓,是一个商代贵族墓葬区。这件铜鬲有着三条短而尖的空心足,两耳竖直,腹部圆鼓,颈部以简化了的夔纹进行装饰。夔是古人臆造出来的一种神奇动物,外形与龙相似,只有一足,常简化为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几何形态。考古发现的夔纹是以侧...
折肩铜鬲:商晚期,煮食器,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国家一级文物,江西省博物馆藏品。造型奇特,袋足近乎圆柱形,整器瘦高,连珠纹分别饰于肩上和肩腹交界处,袋足和裆部饰燕尾纹,造型与装饰都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口沿、器耳等边缘部位广泛 - 洛阳黄氏青铜器
铜鬲内有鸡肋骨两根,鬲的底部有烟炱痕迹。出土一鬲一簋,鬲是炊器,簋是饪食器,在鬲的腹中发现动物骨骼,说明在这种情况下,铜鬲是作为铜鼎的功能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铜鼎用于烹煮牺牲以祭祀。这种情况在西周时期的墓葬中还有多次发现,说明从西周早期开始至西周晚期,在一些中小型的墓葬中,铜鬲代替铜鼎,与簋...
“鬲(lì)”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它的古字形像口圆、三足中空的器具。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陶鬲(lì),商周时期陶鬲(lì)与青铜鬲(lì)并存。它的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远古先民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lì),创作出了铜鬲(lì)。铜鬲(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