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钟楠父”铜鬲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收藏于陕西省武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历史 鬲作为一种汉族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铜鬲流行于商代至...
“鬲(lì)”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它的古字形像口圆、三足中空的器具。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陶鬲(lì),商周时期陶鬲(lì)与青铜鬲(lì)并存。它的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远古先民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lì),创作出了铜鬲(lì)。铜鬲(l...
M19 出土了鼎 4 个、簋 4 个、鬲 4 个、甗 1 个、方壶 2 个、盉 1 个、盘 1 个、盖盆 1 个,其中 4 件铜鬲里有芮太子鬲 3 件、芮公鬲 1 件。M26 出土了 5 个鼎、4 个簋、5 个鬲、1 个甗、2 个簠、2 个方壶、1 个盉、2 个盖盆,在这 5 件铜鬲里,有 4 件是芮太子白鬲,1...
铜鬲内有鸡肋骨两根,鬲的底部有烟炱痕迹。出土一鬲一簋,鬲是炊器,簋是饪食器,在鬲的腹中发现动物骨骼,说明在这种情况下,铜鬲是作为铜鼎的功能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铜鼎用于烹煮牺牲以祭祀。这种情况在西周时期的墓葬中还有多次发现,说明从西周早期开始至西周晚期,在一些中小型的墓葬中,铜鬲代替铜鼎,与簋...
三羊纹铜鬲,商,通高22.8厘米、口径14.7厘米。1958 年株洲征集,湖南省博物馆藏。食器。两耳立于口沿上,长颈,分裆,三个柱形空心足。颈部饰斜线云雷纹,纹饰布局以三分裆足为基础,腹部饰三组羊纹,半浮雕粗壮的角,占兽面的五分之三,以倒勾状扉棱为分割。羊纹眼、鼻、嘴的所占位置很小,嘴旁还有...
青铜鬲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青铜鬲极少有铭文,商末期慢慢变成礼器,周朝极少使用 ...
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内见到折沿尖足铜鬲 当我踏入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我的目光,被一件古朴而神秘的青铜器深深吸引——那是折沿尖足铜鬲,静静地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粤秋”,这个跨越了数百年的时代标签,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了无...
[探索·发现]吾青铜鬲提供了有关古滕国的重要信息 00:02:00 [探索·发现]王子反青铜戈的出土证明滕国和楚国有交集 00:02:54 [探索·发现]两条围沟应是王陵区的隍壕 商王陵的准确范围被确定 00:02:10 [探索·发现]陶鬲碎片的出土证明东围沟是商代晚期的遗迹 00:01:18 [探索·发现]陶鬲的出土证实西围沟...
水坑,皮壳很舒服,早期的一件青铜鬲,虽然没有工,但还是蛮少见的,比较典型的开门货,带着一个铭文,对于学习早期青铜器有很大帮助。来自2022年4月日本雅宝拍卖会。该青铜器最终于中国人拍回国内, 视频播放量 632、弹幕量 0、点赞数 10、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3、转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