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落在某个识货的文人手中,心知其价值,乃密谋招匠人仿制若干,这才有了台北、日本、醴陵三地均出现同样款识的铜雀瓦砚的谜团,至于三者之中,何者才是当年十三岁少年朱权于漳水边上以三十九枚制钱购得的铜雀台瓦所制,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地理·中国]铜雀瓦砚的器形与纹饰兼备百家之长 00:02:49 [地理·中国]漳河澄泥是古代工匠烧造铜雀瓦砚的不二之选 00:02:25 [地理·中国]“南皮之游”成为文人雅士聚会的代称 00:01:58 [地理·中国]南皮书法融汇百家之长而自成一家 00:02:16 [地理·中国]随处可见的铜铁艺术品是南皮的一道风景 00:...
南宋洪迈对王纯中得到铜雀瓦砚,黄庭坚、苏轼为铭,后又归于王氏后人一事,在《容斋续笔》里做了记载:“瓦绝大,艾城王文叔得其一,以为砚,饷黄鲁直,东坡所为作铭者也。其后复归王氏。”万承风将黄庭坚旧物和《容斋续笔》记载进行了比对,对不相吻合的地方做了较为合理的推测,并将对铜雀瓦砚的鉴赏、比对...
▲“铜雀瓦砚”正面图。 ▲“铜雀瓦砚”背面图 疑窦重重 那么,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其实不然。 2018年,日本主营中国艺术品的拍卖行东京中央香港春拍,中有一件名为铜雀台瓦砚的拍品,系东京美术俱乐部会员旧藏,形制并题款均与醴陵市博物馆馆藏的这方瓦砚无二,且附有日本弘文院学士林叟所书《邺瓦砚记》一卷...
铜雀瓦砚 《铜雀瓦砚》是刘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品原文 诸侯负汉已堪怜,直笔何为亦魏编。却爱曹瞒台上瓦,至今犹属建安年。作者简介 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元保定容城(河北容城)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以才学荐于朝,拜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有《静修先生文集》。
万帝师在仔细端详审视欣赏铜雀瓦砚之后写道:“(铜雀瓦砚)色青隶古,肉厚平瑩,迥异近时赝作。瓦长八寸,背有隐起‘建安十五年造’六隶字,上狭下丰,中锲琴样,剜其腹为池,两旁刻铭词为籀文,第二行首损一字。池之下有小篆跋,中三行漫灭不可识核,与先生集中所载互有异同。考先生是砚,东坡尝为之铭。”最后...
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铜雀瓦砚,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砚尺寸为长5公分、宽9公分、高5公分,形状为长方形覆瓦式,上窄下宽。砚面中央巧妙地雕刻成瓶式形,瓶口略凹,形成墨池,其中尚存有墨迹。砚额中央则刻有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8年)的隶书砚铭,并钤有两枚印章,分别刻有「比德」和「朗润...
铜雀瓦砚 《铜雀瓦砚》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作品之一。诗词正文 摩挲岁久马肝死,洗涤尘开鸜眼鲜。铜雀何人收废瓦,铭文犹记建安年。
万帝师在仔细端详审视欣赏铜雀瓦砚之后写道:“(铜雀瓦砚)色青隶古,肉厚平瑩,迥异近时赝作。瓦长八寸,背有隐起‘建安十五年造’六隶字,上狭下丰,中锲琴样,剜其腹为池,两旁刻铭词为籀文,第二行首损一字。池之下有小篆跋,中三行漫灭不可识核,与先生集中所载互有异同。考先生是砚,东坡尝为之铭。”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