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探索·发现]江口出土铜钺 制作精良 本期内容 [探索·发现]出水于江口遗址的文物多为金属材质 尤以金银器为多 00:01:14 [探索·发现]江口出土铜钺 制作精良 00:01:07 [探索·发现]江口被证实为张献忠沉宝之地 00:03:19 [探索·发现]西王赏功币是张献忠为了奖励有功将领而铸造的 00:00:52 [...
亚丑钺是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发掘 人面铜钺1966年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号大墓,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同出的人面钺共有两件,这是其中铸有铭文的一件。钺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钺身作镂空人面纹眉、瞳、鼻突起,狰狞可怖。刃角外侈,在正背两面的人面形...
大唐国际2018年春拍 龙山文化,嵌煤精方钺 斯特哥尔摩远东古物馆的人首钺 普林斯顿大学大学美术馆收藏的商晚期钺,保存状态较差,但器物没问题.问题在方孔上方有的一个动物形象的“族徽”铭文,非常奇怪.赫然是一只长尾的猴子,笔法也不类金文笔法,极有可能是伪刻 纽约亚洲艺术周Giesele Croes行会展出一件罕...
不对称形铜钺 在“青铜之光 华夏一脉——先秦时期”展馆中展出的“不对称形铜钺( yuè)”,反映了贵州与越南东山文化关系密切。其呈扁圆銎(qióng),弧形刃,钺身不对称。銎上有一方框,内饰卷云纹。钺身一面饰四人,其中二人作击鼓状,另二人作抬物状。下饰回纹条带。另一面则光素无纹。展出的部分铜钺 ...
而 “曾伯陭”铜钺,作为曾国国君陭的象征,更是彰显了其行使王权的神圣与庄严。► 郭家庙墓地的发掘 2002年,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郭家庙发现了一处大型曾国贵族墓地,共清理出29座墓葬。然而,遗憾的是,几乎每座墓葬都遭受了盗洞的破坏,其中许多青铜礼器被盗走。在发掘21号墓时,考古队员们的心情愈发...
在后来的历史中,铜钺更多地被视为军权的象征,其象征意义甚至超越了实用性。考古发现也证实,铜钺往往只出现在高级贵族的墓葬中,彰显着其独特的地位和权力。(上:商代大铜钺下左:甲金文“王”字下右:一天一件文物:商代晚期蛙纹钺)在商代的大铜钺中,通常其刃部呈现出较小的弧度,整体造型近梯形,这与其...
阆中市彭城坝出土的虎纹铜钺,是西周时期的礼器,距今约4000年,是研究早期巴文化以及南充地区与中原地区文明交流的重要实证之一。▲周虎纹铜钺 南宋镀金花卉纹银盘现为国家一级文物,银盘通体鎏金,闪闪发亮、雍容华贵,宋朝人高雅情操、生活情趣由此可见一斑。▲南宋镀金花卉纹银盘 此外,2020年3月在相如故城一东汉砖...
众所周知,青铜钺在我国古代既是兵器也是礼器,它象征着军权。在商代,钺的地位尤为重要,与军事指挥权和王权等紧密相连。而这件从殷墟遗址出土的“亚长”铜钺,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物。亚长铜钺侧面 那么,这件铜钺是否真的是商朝一代战神亚长所使用过的武器吗?在上一期视频中,我们了解到亚长在战场...
夔纹铜钺·商代早期 【夔纹铜钺·商代早期】湖北省博物馆藏,1974年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李家嘴M2出土。整体呈梯形,长方形直内,平肩,两侧外张,弧刃,器身中部有一大圆孔,肩两侧有对称长方形穿,通高41.4、刃宽26.7、孔径11厘米,重3.85千克。钺本是兵器的一种,后逐渐演变为王权和杀伐权力的象征。...
妇好铜钺。钺在商代是武器也是礼器。妇好墓出土了4件青铜钺,都重达八九公斤。这个份量的青铜钺绝对是礼器,军权的象征。这件青铜钺装饰虎食人纹,看着更加威严凶猛。玉韘。韘又称扳指,是射箭时套在大拇指上拉弓引弦、保护手指的工具。商周时期,男子以“佩韘”作为成年的标志。当时做韘的材质可能更多的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