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手机版 | 百度首页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铜钲 百科释义 报错 铜钲,拼音是tóng zhēng,春秋晚期乐器。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贵州出土的6件,根据前述证据,可以排除是“句鑃”,倾向为“铜钲”。2009年,铜仁市在对锦江流域铜仁段进行考古调查时,又发现并征集到一件金属乐器,与大名鼎鼎的冉钲几乎完全一样,特征非常明显,为铜钲无疑,但与黔西南州出土的则有明...
这件铜钲,或许正是军队中用于“鸣金收兵”的响亮器具。关于铜钲的使用方式,目前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其口部可以朝上敲击,另一种则认为口部朝下更为合适。铜钲的柄部设计为中空,便于安插在木座上或直接手持敲击。此外,一些铜钲的柄上还设有对穿圆孔,这些圆孔可用于插销钉,从而将铜钲更稳固地固定在...
在古代中国,钲(zhēng)是一种打击乐器,又叫“丁宁”,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诸国。一般情况下,钲(zhēng)是由铜制成,它的形状与小型的钟相似,有长柄,使用时口朝上,用槌敲击。几个大小不同的钲(zhēng)组合在一起,就成为“编钲(zhēng)”了。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大作——《说文解字》...
图1铜钲的出土,为铜钲的用法提供了实证。铜钲与建鼓出土在相邻位置,建鼓下方有立柱,因此推测钲可能是斜插在建鼓的立柱上进行演奏的。这一用法也在后代青铜器的纹饰画面中得到了直观反映。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邻居 2025-01-16 👙 真假大胸,如何真实定义?🔍✨🤔🔍 ......
这件战国柱状甬环钮铜钲是在1956年7月由泸溪县潭溪镇大陂流村村民向子好在大吉坳山边水井旁发现的,发现后送交到了当时的泸溪县文化科保管,1971年10月移交给湘西州博物馆收藏。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经专家鉴定,这件青铜器是战国时期的铜钲,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国家一级文物。 湘西土家族...
王纹铜钲 青铜铸,钲柄为八棱形,衡部饰圆涡纹,钲身椭圆,两铣下垂,一面饰巴蜀符号,其间并列二篆文“王”字,其上饰巴蜀符号。 流传历史:1972年在四川省涪陵小田溪发掘出土,发掘人何国涛。质地类别 青铜 年代:战国 收藏单位:四川省博物馆
著名国学大师郭沫若认为,“钲与句鑃实一物二名,今知句鑃即是钲”。今天,通过大量的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这种说法有误。“钲”不仅可以在行军时使用,还可用于祭祀、狩猎、宴乐等。贵州出土的6件,根据前述证据,可以排除是“句鑃”,倾向为“铜钲”。为什么目前也只是倾向呢?因为还有一些疑点。除去松桃出土那件,黔西南...
猛一看,有点像编钟,仔细看,其实是铜钲。只不过,铜钲与编钟一样,也是用来敲击一种铜器。但是在使用用途上,却是一文一武。编钟是乐器,敲击出来的音律是用来欣赏的。而铜钲敲击的声音却是用于军事指挥的,所谓的“鸣金收兵”的金,指的就是铜钲。.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