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青铜爵的基本特征是:圆腹(个别方腹),口部一侧有流(倒酒的流槽),另一侧为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多为两个,也有一个的,少数没有),腹部一旁有鋬(pàn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现将我馆馆藏的铜爵做一简单介绍:西周·“癸父辛”铜爵 西周·“癸父辛”铜爵,青铜质,通高22.8厘米,流尾...
铜爵 [ tóng jué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tóng jué ] 古代一种酒器。用于温酒和饮酒。相当于后世的酒杯。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仔细 奇迹 褶皱 蘑菇 蛊虫 著名 涟漪 旖旎 篝火 安静 智能 埋怨 ...
夏代乳钉纹铜爵确实是貌不惊人,可是,这件个头不大的青铜器爵,在青铜器文化史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爵,因此被誉为“华夏第一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乳钉纹铜爵是夏代青铜冶铸技术的一个实物见证。另外,正是这枚铜爵的出现,再次将中国的青铜器文化推向了世界。
铜爵、铜觚 铜爵、铜觚,1974年出土于玉都公社王寨大队,属商代晚期遗物。人文历史 爵腹内有铭文“母已”二字,觚足内有铭文 “父丁”二字。这两件文物是研究商代势力以及商文化与当地关系的重要资料。
兽面纹铜爵,长流短尾,涡纹伞状单柱。直腹平底,三棱形尖足外侈。扁平鋬。身分上下两段,均饰以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此爵形体高大,比较少见。该文物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简介 商代青铜器 1965安徽省肥西县馆驿出土 注音 兽面纹铜爵 shòu miàn wén tóng jué、基本信息 商 一级 腹径11.5厘米,口径12...
饕餮纹铜爵 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通高14.3厘米,残高16.3厘米。郑州市商代遗址出土。该爵菌形单柱,窄流尖尾,厚唇,短鋬,直壁,平底,刀形三足。柱顶饰涡纹,腹部饰二组单层饕餮纹,以直线为鼻梁,两边对称目纹。饕餮纹上下以弦纹为界栏各饰一周连珠纹。爵为...
【兽面纹单柱铜爵·商代中期】@安徽博物院 藏。1965 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馆驿出土。形制为商代中期常见的折腹平底爵,上下腹各饰两组兽面纹,柱帽饰涡纹。通高38.6厘米,是目前所知最高的青铜爵。尤其是单柱高达10厘米,极为特殊。地处江淮地区的肥西馆驿,在文化面貌上与中原商文化基本保持一致的同时,又具有一定...
单柱铜爵是由夏代二里头文化管状流铜爵和登封王城岗陶“盉形器”演变而来,单柱风格应该由管状流及其上所装饰的“鸡冠”形装饰发展演变而来,最早应该出现于中原地区夏代晚期或商代早期,湖北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带扉棱管状流铜爵作为最早的单柱铜爵(或最早之一)不能排除受同时期中原青铜文化影响而在本地铸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