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耍龙灯习俗久远,盛于清代,20世纪80年代后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第一龙”。2006年,铜梁龙舞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梁龙舞包括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龙灯舞包括大蠕龙、火龙、板凳龙、小彩龙等多个品种,彩灯舞则有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猪啃南瓜、高台龙狮舞等多种形式。重庆市铜梁龙...
1月25日,在重庆市铜梁区龙城龙灯工艺厂,工人在检查制作好的铜梁龙。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1月2日,铜梁龙舞演员在重庆市铜梁区职业教育中心进行日常训练。新华社发(龙帆摄)1月25日,在重庆市铜梁区龙城龙灯工艺厂,铜梁龙灯彩扎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千明在检查制作好的龙头。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这是1月25...
1月7日,铜梁龙舞演员在千厮门大桥上进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重庆分会场的表演彩排。近年来 重庆市铜梁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建立了国家、市、区和镇街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形成了上百人的传承人梯队 1月2日,铜梁龙舞演员在重庆市铜梁区职业教育中心进行日常训练。1月2日,铜梁龙舞演员在重庆市铜梁区...
铜梁龙舞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 在多个重要演出活动中精彩亮相 还多次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 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展现给世界 1月7日,铜梁龙舞演员在千厮门大桥上进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重庆分会场的表演彩排。近年来 重庆市铜梁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建立了国家、市、区和镇街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形...
重庆铜梁龙舞晚会是于2010年04月30日-05月21日在重庆铜梁县运动场举办的活动,始于隋唐,兴于明清。因其道具色彩艳丽,形神兼备,集体娱乐性强,而深受巴渝地区人民的喜爱。几经沧桑变迁,巴渝地区的龙舞,逐渐被铜梁的民间艺人发扬光大,继而分门立派,世代传承。晚会简介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铜梁县开始重视...
这是1月25日在重庆市铜梁区奇彩梦园景区拍摄的火龙表演。春节期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梁龙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点亮了新春的夜空,成为众多游客印象深刻的年味体验。铜梁龙舞火龙表演现场,匠人们以精湛的技艺,将1500摄氏度的铁水抛向空中,再用木板奋力击打,瞬间火花四溅,犹如万点星辰绽放,...
如今,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和龙灯彩扎,重庆市铜梁区形成了从龙灯制作、演艺表演、技艺传承到文化旅游的龙文化“一条龙”产业。目前,铜梁从事龙舞培训和展演的企业已有15家,从业者近2000人。铜梁开发出的龙灯系列产品有120余种,扎制业务遍布全国十几个省份,每年可实现2000余万元的产值。▲2025年...
它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是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形式,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铜梁龙舞在明代兴起,于清代进入鼎盛时期,当今享誉世界。不光是舞蹈,还是体操与杂技的一体。铜梁龙舞具有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联、舞时烟花烧龙、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
《追梦·铜梁龙》火龙。(周瑄 摄) 近年来,铜梁龙舞成为连接中外友谊的纽带,亮相2024年央视春晚等重要场合,远赴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铜梁龙舞,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元素,历经千年传承,如今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