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杨炯《从军行》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边塞的烽火传到了西京长安,壮士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龙城。大雪弥漫,天空黯淡,军旗也褪了色彩;狂风吹起,风...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
【原诗】: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杨炯:(650-693?
小提示:"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词语释义 铁骑:1.披挂铁甲的战马。2.借指精锐的骑兵。 龙城:1.匈奴单于庭所在地。2.帝都,京城。 小提示:"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释义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出自唐代杨炯的《从军行》 解释: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赏析:此句描写了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体现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2.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
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释】①牙璋:古代的兵符分为两块,想合处呈牙状。②凤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出自唐代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
铁骑绕龙城 著 更新时间:2021-07-04 09:07:27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第628章 天下归一(大结局) 历史 架空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萧言,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穿越在了累世公侯的寿阳亭侯身上,面对汹汹乱世,他势要改变这个吃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