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鞭Tiě Mǎ Biān 别名 野花生、金钱藤、野花草、落花生、三叶藤、假山豆、夜牵牛、土黄芪 功效作用 治体虚久热不退,痧症腹部胀痛,水肿,痈疽,指疔。 英文名 Herb of Pilose Bushclover 始载于 《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 归经 心经、脾经 药性 平 药味 辛、苦 铁马鞭半灌木,高60~80厘米,全株被...
铁马鞭,别名:小叶鼠李、石梅、油刺。灌木,株高3米,叶片细小,常绿,卵形或椭圆形,叶长1-2 厘米、宽0.5-1厘米,边缘有细锯齿,革质。树皮灰褐色,起不规则鳞甲。每年3月开花,花后着淡绿色小果,成熟后变紫黑色(可食)。铁马鞭分布于云南的滇东、滇中、滇北一带。贵州紧邻云南的局部地区也有,生长在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
最早准确的将铁马鞭单独列出的文献是清代学者吴其浚所撰的《植物名实图考》,提及铁马鞭有“散血”的功能。地方药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中也记载铁马鞭能够治体虚长热不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脱力伤寒,用铁马鞭跟金腰带、仙鹤草、天青地白草等药材一齐用水煎煮,早、晚饭前各服一次能够有效治疗伤寒。 宋立人先生在《...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铁马鞭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pilosa(Thunb.)Sieb.et Zucc.[Hedysarum pilosum Thunb.;Desmodium pilosum(Thunb.)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备用。 原形态铁马鞭 半灌木,高60-80cm。茎枝均细长,常平卧地面,全株密被长粗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
铁马鞭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Tiě Mǎ Biān 【英文名】Herb of Pilose Bushclover 【别名】落花生、三叶藤、野花生、金钱藤、野花草、假山豆、夜牵牛、土黄芪。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铁马鞭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pilosa(Thunb.)Sieb.et Zucc.[Hedysarum ...
铁马鞭的花期跨越3月至5月,而果期则从6月延续至9月。铁马鞭,这一独特的云南树种,主要生长在云贵高原,特别是滇东地区。尽管我国鼠李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南北各省,共计57种和14变种,但优质盆景素材铁马鞭的分布却相对集中。事实上,仅有云贵地区有关于其分布的报道,其他省份则较为罕见。铁马鞭不仅株型优雅多变,...
束花铁马鞭( Lespedeza fasciculiflora Franch.)是胡枝子属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长硬毛;根长而发达;茎基部多分枝,分枝细,平卧或斜升。托叶干膜质,线形,长3-4毫米 形态特征 羽状复叶具3小叶,有短柄或近无柄;小叶倒心形,长4-9毫米,宽4-7毫米,先端微凹或近截形,具小刺尖,基部楔形;侧脉约...
铁马鞭的适应性较强,可以耐得住高温和一定的低温。但在20至30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最为旺盛。冬季时,如果温度过低,建议移入室内养护,以保证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 合理浇水 💧 铁马鞭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但怕积水。因此,在浇水时,要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确保土壤中有一定的含水量,但又不至于过湿。
“铁马鞭”一名始载于《名医别录》。形态特性 铁马鞭为豆科胡枝子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长柔毛,茎平卧,细长,长60~80(100)厘米,少分枝,匍匐地面。托叶钻形,长约3毫米,先端渐尖;叶柄长6~15毫米;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宽倒卵形或倒卵圆形,长1.5~2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