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贝氏体:形成于550~450℃,基体为铁素体,条状碳化物于铁素体片边缘析出,呈羽毛状; 下贝氏体:形成于300℃,呈细针片状,针状铁素体上布有小片状碳化物,片状碳化物于铁素体的长轴大致是55~60度角; 粒状贝氏体:外形相当于多边形的铁素体,铁素体基体上布有颗粒状碳化物(小岛组织原为富碳奥氏体,冷却时分解为...
含碳量为100%,用C或G表示,硬度极低(HBS3-5),塑性几乎为0,结构复杂,一个晶胞含有12个铁原子,4个碳原子。碳以石墨形式的稳定相存在(六方结构)。通常情况下,铁碳合金是按照Fe-Fe3C系进行转变的,其中Fe3C是亚稳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铁和石墨。 03 铁碳相图中...
上贝氏体:形成于550~450℃,基体为铁素体,条状碳化物于铁素体片边缘析出,呈羽毛状; 下贝氏体:形成于300℃,呈细针片状,针状铁素体上布有小片状碳化物,片状碳化物于铁素体的长轴大致是55~60度角; 粒状贝氏体:外形相当于多边形的铁素体,铁素体基体上...
一、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相 铁碳合金相图实际上是Fe-Fe3C相图,铁碳合金的基本组元也应该是纯铁和Fe3C。铁存在着同素异晶转变,即在固态下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结构的铁与碳可以形成不同的固溶体,Fe—Fe3C相图上的固溶体都是间隙固溶体。由于α-Fe和γ-Fe晶格中的孔隙特点不同,因而两者的溶碳能力也不同。 1,铁...
一、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相 铁碳合金相图实际上是Fe-Fe3C相图,铁碳合金的基本组元也应该是纯铁和Fe3C.铁存在着同素异晶转变,即在固态下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结构的铁与碳可以形成不同的固溶体,Fe—Fe3C相图上的固溶体都是间隙固溶体.由于α-Fe和γ-Fe晶格中的孔隙特点不同,因而两者的溶碳能力也不同. 1,铁素...
题型4分析:这算是铁碳相图的一个难点,需要用到杠杆定律。 组织的含量: 低温莱氏体的相对量: 珠光体的相对含量: 二次渗碳体的相对含量: 相的含量: α的相对量:(6.69-3)/(6.69-0.0008)*100%=55.16% FeC的相对量:(3-0.0008)/(6.69-0.0008)*100%=44.82% ...
铁碳相图 一、Fe-Fe3C相图的组元 1.Fe组元 δ -Fe(bcc) --1394℃--γ-Fe(fcc)--912℃--- a -Fe(bcc) (同素异构转变) 强度低、硬度低、韧性、塑性好 2.Fe3C ( Cem, Cm) 熔点高,硬而脆,塑性、韧性几乎为零。 二、Fe-Fe3C相图中的相 1.液相L 2.δ相 高温铁素体 (C固溶到δ -Fe中——...
铁碳相图 一、Fe-Fe3C相图的组元 1.Fe组元 δ -Fe(bcc) --1394℃--γ-Fe(fcc)--912℃--- a -Fe(bcc) (同素异构转变) 强度低、硬度低、韧性、塑性好 2.Fe3C ( Cem, Cm) 熔点高,硬而脆,塑性、韧性几乎为零。 二、Fe-Fe3C相图中的相 1.液相L 2.δ相 高温铁素体 (C固溶到δ -Fe中——...
铁碳相图动图,终于明白这些“相”是怎么变化的了!铁碳相图可视篇 Fe—C二元真乾坤铁碳相图中的相有:铁素体:碳溶解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用α 或 F表示;高温铁素体(δ-铁素体) :由于δ-Fe是高温相,因此碳溶解于δ-Fe中形成的固溶体也称为高温铁素体,用δ 表示奥氏体:碳溶解于g-F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