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随着铁炮的不断普及发展,各大名(日本古时对领主的称呼)慢慢开始重视“铁炮队”的作战。庆安2年(1649年)江户幕府的军役规定,其中就标明600石的武士可拥有铁炮1人,1500石为铁炮2人,3000石为铁炮3人,5000石铁炮5人,6000石铁炮10人,7000石铁炮15人,10000石铁炮20人,20000石铁炮50人,30000石铁...
从此火器在日本一发不可收拾,一路高歌猛进,各地铸炮作坊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日本战场也逐渐进入“铁炮战”时代。 这种“火炮”的结构是:在枪上附挂金属弯钩,士兵先是点燃火绳,发射时用弯钩向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发射弹丸。由于需要不断装填火药和点燃火绳,所以训练有素的射手三分钟大概可以进行...
一个巧妙的用法,就是找来一块高地,高度差越大越好,然后让近战步兵守在最前面(最好是枪足轻摆长矛阵挡着,这样可以防冲撞),弓箭放第二排输出,铁炮队站在最高处,一般他们的射程都只能刚好超出枪足轻一点,这样敌人的近战部队在快冲锋到枪足轻面前时就会遭到猛烈的铁炮打击,再配上长矛防御弓箭输出和铁炮就基本上...
战国立志传中如何带领..在《信长之野望十四战国立志传》中,先通过“内政→取引”指令购入足够铁炮,再将有铁炮相关特性或适性高的武将编入队伍,实施织田家“火器集中运用”等强化铁炮队的政策,即可带领四支铁炮队。
箭深深地射入桥本一巴腋下。一巴此时已经装入两颗弹丸,将林弥七郎击飞倒地”。这使织田信长认识到:铁炮仅仅凭借个人的技艺难以发挥出它的巨大威力,只有使铁炮规模集团化,号令组织化,才能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此后,信长大力发展铁炮队,并使用了“三段击”战术,到长篠之战时,信长军中已有...
第一次援朝战争(1592年)的碧蹄馆之战“提督(李如松)挺身独进,火炮诸具,并不输去,只放神机箭,贼则放炮先來。 天兵直突搏战,则贼少退”但不久大队日军蜂拥杀来,由于人数劣势,明军不得不且战且退,但很明显日军的铁炮队,在开始并未能拦住明军“贼则放炮先來。 天兵直突搏战,则贼少退”。
这场战争不仅是陆地上的血腥拉锯,更因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与日本铁炮队的海上对决,成为技术与战术博弈的经典案例。龟船与铁炮队的较量,既是武器设计的对抗,更是战略思维的碰撞,深刻影响了战争的走向。一、安土桃山时代的日本:铁炮与野心的双重扩张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战国时代的武士集团急需通过对外掠夺维持统治。
太阁游戏里没有弓兵队,不然两者机动力估计差不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9-25 12:39 回复 诗眠风 吧主 13 解释一下游戏中几个铁炮(火枪)技能的情况:1.早合:这个历史上是立花道雪针对铁炮射击前的繁杂动作进行研究,将一次发射剂量的火药和弹丸混和好再放入特制的竹筒中,使用时可以一次性同时倒入火药和弹...
破甲能力出色,擅长中近距离火力压制,可对此距离内的敌人造成较高的伤害,但防护力较差。日本战国时期,织田信长的铁炮队以三段击的方式击败了天下闻名的武田骑兵。这种依赖于三段阵的射击方式可以为火枪队实现不间断的射击,从而有效地压制战场中的敌人。 送TA礼物 1楼2022-02-21 20:36回复 ...
日本的战国时期的铁炮队使用的解放是由葡萄牙人将铁炮引入日本的。当时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渐改善这种新型的武器不仅是战争和科技进步的结果,更是在日本统一进程上得到了加速。火绳枪的效果相比起单发铁炮团体的设计方式更能发挥效果,因此枪组的编制方法都被视为战斗力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