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毛主席会见了南斯拉夫联邦执委会主席比耶迪奇,讨论了国际形势后,主席表示:“Tito,中文是铁托,铁托代表着坚强,不会被任何压力压倒。”主席的话为中南关系的改善带来了希望,也为铁托访华铺平了道路。在经过双方的深入讨论和妥善处理后,铁托总统访华的事宜终于敲定。为了确保一切顺利进行,中方投入了半年的时...
铁托是毛泽东逝世后中国接待来访的第一位外国元首,考虑到此次来访对于展示外交新气象十分关键,因此安排了超高规格的接待。新领导人陪同铁托一起在机场绕行一周,同数千名欢迎群众挥手致意。车队抵达天安门广场时,受到了八万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晚,中国领导人为铁托举行盛大欢迎宴会,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等人出席并纷纷...
85 岁的铁托总统,大老远跑到中国访问,为中南两国的发展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很大贡献,两国两党也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外交关系,铁托访华成了两国关系史上的大事。【1977年的中国,1977年的南斯拉夫】从国家层面来说,铁托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恢复正常;从个人角度来看,很多中国人到了南斯拉夫后都感到很吃惊;在某...
1977年8月30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访华,华国锋、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8月30 日,铁托抵京后,在机场受到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等人迎接,在天安门广场受到8万群众的夹道欢迎。当晚,华国锋为铁托举行盛大欢迎宴会,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等人出席并纷纷向铁托祝酒。第二天上午,铁托与华国锋举行会谈。略事寒暄后,...
党史上的今天:1977年8月30日至9月8日,南斯拉夫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约瑟普·布罗兹·铁托访华。会谈中双方各自介绍了本国情况,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发展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中方赞扬并支持南斯拉夫坚持不结盟政策,反帝反霸,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侵略、掠夺和争取独立的斗争。铁托的访问获得圆满成功。1978年6...
就这一天,铁托总统爬上了大名鼎鼎的北京八达岭长城,这么着就留下了这张特珍贵的老照片。镜头里的铁托总统啊,那白衬衫穿得倍儿整洁,还架着副眼镜,看着可斯文了。他手背在后面,眼睛里透着那种很深沉的光,正在那儿瞅着长城的雄伟景色呢。铁托总统当时都85岁了,那可是个老寿星喽,可精神头还挺棒。爬长城的...
从文本上看,“通知”和“宣传提纲”中的“邀请铁托访华,是毛主席生前决定的”一语,不是毛泽东与比耶迪奇会谈的内容,而是毛泽东去世后中共内部文件中才出现的解释性话语。值得注意的是,前引“谈话提纲”的用语是“我同南恢复党的关系,毛主席在生前就曾考...
铁托访华的台前幕后,中南关系的演变 8月30日,铁托抵达北京后,受到了当时中国领导人的热情接待,在天安门广场,还有8万多名夹道欢迎的群众。 这次的谈判无疑是一帆风顺的:在第二天上午,两位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谈,达成了恢复两党关系的原则协议,在正式的会谈之余,铁托还访问了对外开放的毛主席纪念堂,表达了对毛主席的...
铁托访华,两党恢复关系 铁托率代表团于1977年8月30日至9月8日访华。中方给了铁托一行破格的、热烈的欢迎。华国锋,7月刚恢复职务的邓小平,李先念等领导人去机场迎接。天安门广场欢迎人数由原定四千人增加到十万人。华国锋在正式会谈一开始,就称呼铁托“同志”说:“过去我们吵过架,党的关系中断了,现在要公开称同志...
本文作者:徐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 1977年8月底9月初,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铁托访华,这是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同次年华国锋对南斯拉夫的回访一道,推动了中南两党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197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