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影壁元代遗物,壁呈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块砾岩雕成,因颜色和质地似铁,故称铁影壁。壁高1.89米,长3.56米,两面浅雕云纹异兽,刻工古朴浑厚。铁影壁原是建德门(今德胜门)内一古庙前的照壁。明初,此壁被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前(今铁影壁胡同内)。1947年,壁身移至北海公园,1986年,北海公园从铁影壁...
铁影壁,从那样冷落的地方迁到名园里来,今后当接受多少人的瞻仰,自己该也高兴了吧。但可怜的倒是铁影壁胡同,它的名字已失去意义了。 上述这篇近千字的实地走访报道,语言生动朴实,虽然其中不乏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说法,但关于“铁影壁”迁移至北海后的介绍,还是颇有史料参考价值的。 据此可知,“铁影壁”虽然确于194...
在北京的北海公园,有一件元代的珍贵遗物——铁影壁。这座壁高1.89米,长3.56米,呈现出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块砾岩雕刻而成。因其颜色和质地酷似铁,故得名铁影壁。铁影壁原本位于建德门(今德胜门)外的一座古庙前,作为照壁使用。明初时期,这座壁被移到了德胜门内的护国德胜庵(今铁影壁胡同内)。1947年,铁影壁被移至北...
🔥铁影壁,这块位于北海公园的古老石雕,宽3.6米,高1.9米,由一块中性火成岩雕成,双面雕刻着麒麟和云纹,因其色彩和质地像铁而得名。🐉🐘铁影壁分为三段,最上是“帽子”,雕有顶脊及瓦栊;中段为影壁本身,上宽下窄,宽约一丈,高约六尺;最下为底座。一面是麒麟栖居在山林中的图案,一面是狮子滚绣球的图案;...
在鼓楼西大街北侧有条叫铁影壁的胡同。胡同很不起眼儿,清代时称铁影背胡同。民国时将“背”改称“壁”,一直沿用至今。胡同得名于胡同内护国德胜庵前的影壁。德胜庵在今胡同19号,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坐北朝南。庵前有质地为火成岩的石雕影壁,因其质地颜色如铁,故称铁影壁。铁影壁胡同的这个铁影壁...
🌅 鼓楼西大街的铁影壁胡同得名于胡同内的护国德胜庵天王殿前的铁影壁。这座铁影壁是元代旧物,最初摆在元健德门内龙王堂前,用于镇风沙之患。传说龙王堂香炉上的狻猊显灵,因此铁影壁上也刻有狻猊的形象。后来,朱元璋将健德门改为更吉利的德胜门,城门南移,龙王堂成了城外之庙,于是雕像和铁影壁迁入了城内新的...
1947 年春天,铁影壁迎来了它生命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致函北海事务所。 搬迁那日,北海公园内湖水微微荡漾,岸边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枝随风轻舞,恰似那绿衣少女在翩翩起舞。一众工人,个个神情肃穆,抬着铁影壁缓缓前行。
火山岩整石雕刻的元大都古刹遗存:深度游北海之铁影壁讲解词 @铁山青士(笑独行)[编述] 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看竖立在五龙亭东北侧、澄观堂垂花门前西侧的铁影壁,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元代遗物。我的这节讲解大约是不到四分钟。这铁影壁真的是生铁或铁矿石铸造的吗?其实不是,它是用整块中性火山岩石料雕刻出来的,只是...
铁影壁由一整块中性火山岩雕刻而成,其颜色为棕褐色,因此得名铁影壁。铁影壁高一米八九。长三米五六。厚三十八公分。壁顶为单层歇山式。屋脊、瓦垄、勾头、滴水雕刻精到。壁身一面雕着一只回头观望的母狻倪,身边依偎着三只可爱的小狻猊。后面雕刻着一只公狻猊,月下松柏山石,后上方树枝栖着一对吉祥鸟。壁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