钹笠冠深受元朝贵族的喜爱,成为了他们身份的象征。帽子功能与演变 也就是说,这种帽子外形酷似斗笠,内部则以棉帛为衬里,起到保护脖颈的作用。起初,这种帽子并未设有帽檐,但后来,在一次忽必烈打猎时佩戴的过程中,他发现阳光刺眼,遂命皇后在帽子前方增设了帽檐。自此以后,元朝贵族们纷纷效仿忽必烈,戴上了这种...
历史起源:元朝的官员们戴一种像斗笠一样的特殊官帽,它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钹笠冠”,据说是由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发明的,这种帽子中央较高,如同半个倒扣的鸡蛋,最顶上还有一个金属的尖纽,帽子底部周围有一圈类似遮阳帽那种平出的圆沿,跟锅盖边沿一样,不过弧度更大,远远看起,就如同一只铜钹,从外...
设计的独特性 与中原汉人的帽子迥然不同,钹笠冠的设计别出心裁,宛如将锅盖倒置头上,又似小半鸡蛋壳的造型,边缘宽阔的帽檐更是其独特之处。帽子顶端,尖状物的装饰更是元朝人喜爱的元素,不仅美观,更体现了元朝人的审美和风格。在草原地区风沙大、天气恶劣的环境下,这顶帽子无疑成为了元朝人的护身符,因此深...
钹笠冠与中原汉人的帽子大相径庭,却与汉中地区的范阳笠等帽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形似锅盖,但设计巧妙,边缘宽阔并饰以帽檐,顶端则巧妙地融入了元朝人喜爱的尖状物作为装饰。这种别具一格的帽子,不仅彰显了元朝人的独特审美,更在草原地区风沙大的环境下成为了他们的理想之选,因而深受元朝人的喜爱与推崇。...
[百家讲坛]钹笠帽是元朝统治阶级非常流行的一种冠帽 选集 更多 《百家讲坛》 20240923 古人怎么说话 10 “无锡”究竟有没有锡 《百家讲坛》 20240922 古人怎么说话 9 “莫须有”到底有没有 《百家讲坛》 20240921 古人怎么说话 8 爱说“呵呵”的文豪 《百家讲坛》 20240920 古人怎么说话 7 古典诗歌的语言...
自临镜容“钹笠冠”像是赵孟頫自画像中影响最大的,现存的历代摹本,细数起来至少也有八个版本。松江本一禅院旧址出土的自画像石刻有明代画家孙克弘的题跋:“此赵松雪自为临写镜容,并玉图刻贮一银盒内,闻于吴兴故居中得之。其秀颖奇特,足令观者解颐,宜期翰墨之妙,绝天下也。”傅生(字季生)为元至正年间人...
#历史冷知识# “钹笠冠”也叫“钹笠”、“钹笠帽”是元代蒙古人戴得一种类似乐器钹的圆弧顶顶尖饰有圆珠的宽檐夏季凉帽。 《元史·舆服志》:“夏之服,凡十有五等,服答纳都纳不失(质孙服),则冠宝顶金凤钹笠。”钹笠帽...
元朝皇帝们戴的钹笠冠很有意思。外面一圈檐,中间一个半扣着的鸡蛋,上面还有个钮。远看就像个铜钹。元末明初人叶子奇在其《草木子》一书中也说,蒙古“官民皆带〔戴〕帽,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说它像个斗笠也行,其实说它像个头盔也行,反正从外表看,还真就是这么个样子。
//@永昌囯王:汪世显家族墓出土的钹笠冠。原先31颗珠玉组成的串饰是装在帽顶的,现在修正了,按元代习惯装在檐下 http://t.cn/A6NaTaOK //@龚剑--真是不可不戒:元代最好的帽子,汪世显出汪古族,早年仕金,屡立战...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百家讲坛]钹笠帽是元朝统治阶级非常流行的一种冠帽相关视频 00:01:22 [百家讲坛]各种釉彩大瓶素有“瓷母”之美称 00:04:35 [百家讲坛]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 00:03:53 [百家讲坛]故宫博物院文物的特点 00:01:33 [百家讲坛]北京故宫藏有大量珍贵文物 据统计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