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头》是西域传入我国的民间歌舞戏,又叫《拔头》。故事情节是表现一个西域人被老虎吃掉,其子上山寻父发现尸体,就捕杀猛兽。山有八折,于是曲有八段。表演者身穿素衣,披头散发,面带哭相,可见此戏为悲情戏。但在唐玄宗时期,此舞则是“争走金车叱鞅牛,笑声唯说是千秋。两边角子羊门里,犹...
作为唐代参军戏的重要分支,《钵头歌舞戏》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用器物承载故事。三只不同形制的陶钵在艺人手中翻飞,时而倒扣成山峦起伏,时而并列成江河奔涌。当扮演旅人的演员将最小的陶钵抛向空中,灯光忽然转暗,仅剩一盏孤灯追着旋转的陶钵,那飞旋的黑影投射在幕布上,竟幻化成饿虎扑食的剪影。这种“以物拟形...
【戏曲干货】踏谣娘、大面、钵头名词解释【戏曲干货】踏谣娘、大面、钵头名词解释 《踏谣娘》 定义:又作“踏摇娘”。唐代歌舞戏。北齐时,有一姓苏的人,平时嗜酒如命,酒醉后殴打妻子。苏妻貌美善歌,挨打后将满腹委屈向邻里倾诉。苏妻哭诉时,且步且歌,不断摇动身体,故谓之“踏摇娘”。 表演:踏摇娘最初的表演是男扮...
钹头/钵头:唐代歌舞戏,又作拨头传自西域。这出歌舞戏的主要情节是人虎相斗,加进了歌舞,其服装、表情也有了规定,这表明它在由歌舞向戏曲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这个歌舞节目在唐代已有一定的影响。也指古代戏曲面具的名称。钹头与大面同属唐代各乐部中包括戏、舞最多的“鼓乐部”。 2020-11赞 回复@汴梁城里手艺人...
钵头/《拨头》(歌舞戏) 172022-12 3 《谈容娘》(歌舞戏) 82022-12 4 歌舞戏 82022-12 5 《霓裳羽衣曲》 172022-12 6 插舞 82022-12 7 拓枝(健舞) 92022-12 8 胡腾舞(健舞) 32022-12 9 胡旋舞(健舞) 182022-12 10 《剑器》(健舞) 62022-12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2381 歌舞青春 by:宗梅的意...
无论是大面戏《兰陵王》,还是歌舞戏“钵头”,都承袭和发展了汉代的角骶戏,是一种有故事、有人物、载歌载舞、展示武技的戏剧性表演,但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节目中,都融入了乐曲。而作为综合性艺术的中国戏曲,它最显著的个性特点之一,就是“曲”成为戏剧整体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曲的介入时间和初期...
百度试题 题目28.钵头:唐代歌舞戏,也称“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题目287.钵头:唐代歌舞戏,也称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反馈 收藏
唐戏“钵头”别解 本文针对《唐戏弄》对“钵头”的论述,特做三方面辨说:一、“钵头”一词原属外语之音译,原为“英雄”、“勇士”意。二、“弄钵头”是以钵头为戏弄对象的戏剧,与弄参军... 王宁 - 《民族艺术》 被引量: 3发表: 2008年 唐"拨头"考论 “弄钵头”形态源流由唐人文献及新发现的明清史料...
考试培训教育培训频道的唐代歌舞戏-大面、钵头、踏摇娘现已更新,艺术学基础知识的唐代歌舞戏-大面、钵头、踏摇娘现在喜马拉雅FM的APP或者在线可以收听,在艺术学基础知识中,您可以了解很多像唐代歌舞戏-大面、钵头、踏摇娘一样的有趣好玩的知识,或者关注圆梦的梦圆,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