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牌中间铸“大元国宝”折十钱,钱文篆书,娟美隽秀;下端铸“伍贯”二字,其意是当大元国宝钱5000枚之用;钱牌背面铸“大都”二字,乃元朝都城(今北京)。整体铸工精细,当系官铸正品。五、辽代钱牌 辽代钱牌使用广泛,最早的辽钱牌为开丹.万贴抚宝背双龙,之后各式各样的钱牌陆续使用,比如辽神册通宝契...
民间铜钱牌,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会员卡’,下次也许也许是带着朋友来消费,这就是商家聪明之处,有效地固定了客户。如果只是打个欠条,那就是借贷关系,把钱还了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产生背景 关于代用币的产生,《浅谈成都民间铜钱牌》一文中提到,1921年 -1935年期间,由于战争不断,四川军阀为筹措巨额军...
而钱牌的出现,则是王莽货币改革的创新之举,其具有节省铸钱成本,方便大数额交易的作用,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故而,愚据此便将其直接称之为钱牌而非常规的钱币。尽管旧识“国宝金匮直万”钱牌为极罕见之大珍级别,然古泉之律,开炉非铸几枚,遗存亦非一二,后世发现乃是一个渐次的过程。
见金一铢,乃一种长方形,面背纹饰加圆形钱纹上面铸阳文“见金一铢”四字的钱牌。其中,“见金”二字有读“良金”、“视金”者。据考,其为战国时期楚国所铸,是一种用于兑换黄金的凭证,也是中国最早的钱牌,没有之一。该钱牌最早发现并记载于清代,乃清代金石学家、古泉学家刘燕庭在陕西首见,并在其...
楚国铜钱牌,呈长方形版状,面、背四周边缘有郭,两面饰有勾连形卷云纹,或有云雷纹衬底;正面中央有两道凸脊同心圆圈,两道圆圈之间有四字铸铭,旋读。钱牌面世 这种钱牌,是清道光年间首次在陕西发现,当时有两种面值,解读为“良金一朱”、“良金四朱”。《古泉大辞典》(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 列“良...
🏰 南宋临安府行用铜钱牌:南宋战乱时为便于货币流通铸大面额钱牌,有铜、铅两种,呈条形,上端有圆穿,正面铸“临安府行用”五字楷书,背面有“准二佰文省”“准三佰文省”及“准五佰文省”等铭文,铸行时间短,传世少,是中国古钱重要名珍。 🎲 江西传统牌类游戏用的康熙通宝铜钱牌:流传于江西的传统牌类游...
一、临安府钱牌五百文 临安府钱牌五百文是临安府钱牌中面额最大的! 数量在临安府钱牌中比较多!长:76.3毫米 宽:23毫米 厚度:3毫米 二、临安府钱牌叁百文 临安府钱牌是第二大面值的,尺寸比普通的临安府钱牌略小,但是三百文是临安府钱牌中比较少的一枚!长度:70.14毫米 宽度:20.49毫米 三、...
安庆钱牌极罕见 南宋别珍铅锡品 南宋晚期景定、咸淳年间(公元1260—1274年),元兵南下,国库空虚,通货膨胀。其时一些地方政府为应对这种局面,自行铸造铜质与铅质钱牌,与“会子”对通。这些钱牌由于发行时间短且又限于地方使用,故流传至今所见稀有,除了我们熟知的临安府钱牌外,在这一时期还有和州、江州...
此次《开元宇宙》出品的“视金二铢”数字藏品,与前品“视金一铢”同样是通过数字建模、3D打印、精密铸造等先进科技,精准复现了数千年前视金钱牌的繁复外观。视金二铢实物+数字藏品 视金系列钱牌,矩形,长宽比约为3:1,纹理分为三层,周身通体蔓枝卷云花纹下有一层云雷暗纹,正面最高一层,中央两圈凸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