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即将执行任务的中国航天员,都会来到钱学森家中报到。这不仅是对这位航天泰斗的敬意,更是航天精神的传承。钱老的三个问题,看似平淡,其背后蕴含着对航天事业的期盼,对航天同事、战友的牵挂。这三个问题,在让我们感受到钱老智慧和情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钱老的关注与期待。2009年10月31日,钱老因病...
徐鑫则在其著作中,直截了当地把钱学森写给6位学者的信列为“钱学森之问”的源头。他认为,1995年钱学森写的这封信与10年后他在病榻上提出的“杰出人才培养之问”一脉相承,体现了钱学森对这一问题持久而深入的思考。“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培养创新人才,中国的大学必须蹚出自己的...
1994年,钱学森提出了“大成智慧教育”,这一理论的提出被视为“钱学森之问”的雏形。 在钱学森看来,彼时的中国教育太传统,只是简单教授系统里的科学和技术知识,以及如何学会用还原论的方法来认识和解决简单系统里的问题,但是复杂系统科学的发展,使得21世纪急需一批一流的人才。 何谓“一流人才”?以钱学森本人为例,多数...
其实钱学森也并非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在学术上的严谨使他更习惯直接地讲出来别人的问题。张秘书说以她对钱学森的了解,平时如果是不认可别人的看法和观点,那么钱学森就会等到对方阐述完之后再提起来此事。可是这次张秘书说完,钱学森没有吭声,她就知道这是说到他心里去了。果然在那之后,钱学森的处事方式慢慢发生了...
令钱学森“久久不能平静”的问题如何破?代表委员支招 文|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李思辉 倪思洁 实习生 李佳彦 2023年10月31日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逝世14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国科学报》刊发报道《令钱学森“久久不能平静”的问题还在吗》,回溯...
92岁的钱学森,虽然身体不如从前。但头脑依然清晰如初。当得知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球后,钱老立即表达了,要接见宇航员杨利伟的愿望。这位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基础的科学巨匠。迫切地想要,亲耳听到来自太空的第一手消息。在等待杨利伟到来之前,钱学森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问了身边人三个问题。“他是从内蒙古...
1956年,一位北大数学系教授请教钱学森问题,钱学森却说:“连这样的问题你都不懂?”教授羞得满脸通红,转身走了。秘书看不过去,随后去“批评”钱学森,钱学森多年后却说:“张秘书对我的帮助很大!”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他在探究所工作的时候,许多人都有点“怕他”,对他客客气气的。但是钱学森的...
“钱学森之问”是指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晚年对中国教育体系提出的一个深度反思与挑战性问题,具体表述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李约瑟难题,是由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专家约瑟夫·尼达姆在其编著的多卷本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的。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里约瑟观察到,在历史...
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提出的问题自然是让人深思和发人深省的。钱学森在回国后,就立马投入了原子弹的研究,起初研究经费不稳定,但科研人员们都觉得即使是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中国也必须要研究出原子弹。钱学森在之后的日子里,目睹了改革开放,中国迅速崛起。不过即使是这样,钱学森还是以科学家的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