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通过提高激光能量来提高消融效果,如以高于100J/cm2的剂量进行长期NIR照射,可能会损伤光路中的组织。因此,提高纳米材料的光热转化效率可能是实现体内消融的重要研究方向。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闭环RDN纳米系统,识别消融目标,并通过微型压电...
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碳纳米管/壳聚糖膜/空壳纳米钯均匀致密稳定的修饰层,制备了用于测定葡萄糖的新型无酶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快速地实现电极与葡萄糖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葡萄糖,其响应电流与葡萄糖的浓度在2.5×10-7~1.5×10-6mol/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
以纳米钯为种子制备了钯-铂复合粒子,结果表明与单独的铂纳米粒子相比,该复合粒子对于氧气的还原反应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本文利用微波方法一步合成了形貌、结构及组成可控的三维钯铂核-壳纳米颗粒。用TEM、SEM、XRD分别对所得到的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比于钯纳米颗粒或纳米线,双元纳米线的催化性能有非常大的提升。通过原子级别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技术,他们发现合成的无规则双元纳米线催化剂具有大量的晶界缺陷以及独特的核壳结构。纳米线由单个原子层的钯壳,以及钯-金合金的核所组成。结合电化学现场红外光谱技术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晶界缺陷和核壳结构可...
3. 精心设计,合成并优化了一种具有金核-钯壳-铂岛的三金属纳米粒子.尽管钯壳和铂岛量非常小,但该三金属纳米粒子却对甲酸表现出极强的电催化氧化活性.优化的纳米粒子结构仅2层钯及不满单层的铂(铂的覆盖度约为0.5),但增加铂或钯的量还会降低其催化活性,表明这三种不同的结构组成即球,壳与岛三者之间存在着...
通过实验制备了两种新型的胶体GNPs和Pd2+/Au核壳状胶体NP,并将其进行混合,使得Pd2+离子被吸附在GNP表面上,最终形成核壳状结构。该结构在低浓度氢气条件下会变得非常非常活跃,在该条件下它可以将Pd2+转化为金属钯纳米颗粒,并使GNPs再次游离。 同时观察到了金LSPR图像变化与氢气中PdCl2浓度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
近期东北大学理学院张学民副教授在前期利用Pd和PdO转变实现可视化氢气传感(Sens. Actuators B Chem. 2022, 368, 132242.)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种基于氢气诱导金钯核壳纳米粒子(Au@Pd NPs)聚集的传感策略:Au@Pd NPs的聚集能够有效改变...
想合成核壳结构的钯纳米粒子,第一步合钯纳米粒子出现问题。想合成35nm的,结果测粒径150nm。条件如下:0.25ml的100mmol的H2PdCl4,9.75ml的100mmol的CTAC,加NaBH4还原,得到种子。然后再取1.8mlH2PdCl4和25ml 36mmol的CTAC和25ml的PVP混合,加入种子和抗坏血酸,搅拌过夜。离子的时候直接离的,没有加丙酮乙醇什么。
钯基纳米催化剂结构的原位电镜研究 壳层各处厚度不同引起表面合金化程度不同,伴随热效应作用导致合金表面能的各向异性下降,颗粒表面重新变成弧形。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原子在表面扩散的能垒远低于在核壳... 吴哲敏 - 浙江大学 被引量: 0发表: 2019年 硬磁CoFe2O4/软磁CoFe2以及CoFe2/CoFe2N复合体系的磁性质研究 ...
CO在不同壳层厚度的钯(铂)包金核壳纳米粒子上的电氧化行为初步研究 李剑峰,左蒸蒸,任斌,田中群。 金属薄膜界面具有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金(111)基底上生长钯的薄膜已作为一个模型体系 被用于研究很多电化学反应,例如甲酸的氧化、氧气的还原、甲醛的氧化、CO吸附层的氧化等【1, 2】.目前,对于金和钯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