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叶藤属(学名:Plectocomia Mart.)是棕榈科下一个属,约20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地,中国有钩叶藤P. microstachys Burret等2种,产广东海南和云南。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一次开花结实后即死去。叶鞘管状,不具囊状凸起,有针状刺;叶羽状全裂,叶轴顶端延伸为具爪状刺的纤鞭;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小钩叶藤是一种珍稀的棕榈科钩叶藤属植物,在中国海南和云南地区有分布。由于其珍稀程度和保护的重要性,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其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以确保其能够持续生存和繁衍。
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棕榈目棕榈科钩叶藤属的一种。 英文名称 plectocomia 拉丁文名称 Plectocomia pierreana 目 棕榈目 科 棕榈科 属 钩叶藤属 所属学科 生物学因其叶具钩刺而得名。 钩叶藤仅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产于中国华南、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中国广东、云南、广西有记载。喜生于海拔1200米...
钩叶藤属,属于棕榈科的植物家族,据马丁(Mart.)记载,这个属大约有20种不同的种类。它们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印度和马来西亚地区。在中国,我们也能发现钩叶藤的踪迹,比如Plectocomia microstachys Burret,这种植物被发现生长在广东的海南和云南等地。钩叶藤以其攀援且带刺的特性著称,它们的生命历程中只...
小钩叶藤(Plectocomia microstachys Burret)是棕榈科钩叶藤属植物,分布于中国海南、云南。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植株比上述种都小,带鞘茎粗约2厘米。叶的羽片部分长约1米,顶端具纤鞭,叶轴下面具单生或2-3个合生的疏离的爪刺,羽片不规则排列,几片成组着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6-30厘米,宽3-...
大钩叶藤(学名:Plectocomia assamica)为棕榈科钩叶藤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勐腊和印度阿萨姆。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茎粗壮,带鞘茎粗可达9厘米,也许是本属几种中最粗壮的一种。叶大型,羽片部分长达3.7米,顶端纤鞭长1.5米以上,羽片稍稀疏地互生于叶轴上,披针形渐尖,中部羽片较长,长约...
钩叶藤,学名Plectocomia Mart.,属于棕榈科(Arecaceae)植物,属于百合纲(Liliopsida)。全球种类共有20种,其中在中国,仅发现2种。其分类编号为07018019,其代表性物种即为钩叶藤。钩叶藤是一种形态特征独特的攀援藤本植物,其植株相较于大钩叶藤较小。其叶的羽片部分可长达2米,顶端有一细长的...
摘要:为构建棕榈藤材材性数据库,提升棕榈藤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文章以高地钩叶藤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地钩叶藤材综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a-纤维素、半纤维素、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l%NaOH抽提物及灰分含量的均值分别为67.98%、16.72%、43....
小钩叶藤,学名为Plectocomia microstachys Burret,隶属于棕榈科Palmae,为钩叶藤属Plectocomia下的植物。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定安、琼中、保亭等地,同时云南南部及西部也可能有其存在。该物种因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稀有性,已被国家列为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一级别的保护意味着该物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