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普遍易感,发病风险与接触钩体的机会有关。在钩体病疫源地与动物密切接触,或与带菌动物尿液污染的水、土壤等环境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均有患钩体病的可能,主要以农牧业从业者、水上运动员、户外探险者、抗洪抢险人员为主。钩体病人际传播的报道较少见。05 钩体病严重吗?有哪些临床表现?钩体病潜伏期一般为...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俗称打谷黄或稻瘟病。钩端螺旋体病患者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学生。青壮年15~34 岁发病率稍多,对于患此病的孕妇,钩端螺旋体还可经过胎盘使胎儿受染。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以7~10 月份为发病...
1)钩体血症型:原称“感冒伤寒型”,本型的临床表现,是早期钩体血症的症状和体征的继续,并无明显器官损伤症状出现,为钩体病的轻型,自然过程一般是5~10天,平均约7天,钩体轻型病例体温常在38.5℃以下,体征亦不明显,基本上无出血倾向(个别可有鼻出血),如一般“感冒”的症状群,部分较重病人,有较明显出血倾向,可有...
造成钩体病流行的传播途径主要为: 1 接触了患有或死于钩体病的各种哺乳动物,如鼠类、猪、牛、狗等。 2 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污染的水或被感染家畜的排泄物、血液、脏器等,接触方式可有田间劳动、抗洪排涝 、游泳玩水、捕鱼。 3 可经口传播,食用了被感染动物的尿液...
钩体病一般是指钩端螺旋体病,早期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表现一般有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皮肤病变、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症状等,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伴有寒战和畏寒感。 2、头痛和肌肉疼痛:患者常感到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这种头痛通常呈持续性或阵发性,且常伴随着颅内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钩端螺旋体病被归类为乙类传染病。该病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通过感染动物的尿液或组织直接传播,或通过被感染动物尿液污染的水和土壤间接传染给人类。 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主要表现为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则以多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为特征,而后期则以各种...
钩体病的症状 钩体病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等。 1.发热:钩体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多为稽留热,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弛张热。发热一般会持续数天,常伴有畏寒、寒战等表现,这是身体对钩端螺旋体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
农忙秋耕时,谨防钩体病! 钩体病,在我国古医书中记载为“打谷黄”“稻疫病”,钩体病按流行形式一般分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和雨水型为主,北方以洪水型和雨水型为主。钩体病主要以农村青壮年发病为主,集中在农忙季节(夏秋季),对疫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俗称"打谷黄"或"稻瘟病"。 其临床特点为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球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明显的腓肠肌疼痛。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脑膜脑炎和肾功能衰竭等。由于大力开展预防工作,以肺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