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羽正马上联合同僚向皇帝进言:“陛下不用一脉、时鼎,中外谓建白之臣,不惟一时见斥,而且复进无阶,销忠直之气,结谏诤之舌,非国家福。”意思是说:不用孟一脉、蔡时鼎这样的敢于争谏进言的忠臣,就会销忠直之气,结谏争之舌,对国家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刚愎自用的...
大概是忌恨钟羽正的人唆使太监故意与钟羽正为难。钟羽正因为这事上疏请求辞职。皇帝下诏让司礼太监棒打众闹事太监,把他们贬职,谕示钟羽正出来处理事务。钟羽正请求离职更加坚定,于是说:“现在国库空虚,九边的战士日夜枕戈待旦,却吃不到一顿饱饭。庆陵的工人登高负重,顶烈日冒酷暑,却得不到工钱。唯独宫内的官员有什么请...
历史人物> 钟羽正 字叔濂,益都(今属山东)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历官滑县知县。吏科都给事中。任知县,有惠政。曾建议禁馈遗。复上言请用孟一脉、蔡时鼎,违帝意。偕同官李献可等请皇长子出閤豫教,帝怒,斥为民。山居凡三十年。光宗立,起为太仆少卿。天启时累官工部尚书。因群奄请预给终衣闹公署,上疏引...
钟羽正(1554—1637),字叔濂,号龙渊,明末大臣,益都<今青州)钟家庄人。自幼勤奋好学,1580年(万历八年),进士及第。官至工部尚书。 钟羽正,字叔濂,号龙渊,明代青州益都钟家庄人,出身诗书人家,自幼勤奋好学,少年即有文才。 明万历八年(1580年),26岁的钟羽正考中进士,出任河南滑县知县。滑县“素称繁、剧”,治理难度...
钟羽正,字叔濂,号龙渊,出生于明朝嘉靖三十三年,即公元一五五四年,逝于崇祯十年,享年八十三岁。这位青州益都人于万历八年,即公元一五八零年,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初任滑县令,当时他年仅二十出头,却已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实施了许多惠及百姓的政策。后来,他晋升为礼科给事中和吏科...
钟羽正钟羽正(公元1554-1637年),字淑濂,青州人。明万历八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钟羽正二十六岁进士及第后,出任滑县知县。他刚到县衙,便着手处理各种积压案件,“断决如流,三日而毕”。有一疑案,“牵累甚重,十年不决”。钟羽正审此案时,“观者如堵”,而他在大堂上“谈笑摘发”,不会儿便审清疑案,众...
明史钟羽正传文言文翻译钟羽正,字叔濂,益都人也。幼聪颖异常,十岁能文,有文名。万历八年,登进士第。历官河南滑县知县,政绩卓著,深得民心。迁礼科给事中,上疏言朝讲不宜辍,张鲸不宜赦,不报。迁工科左给事中,出视宣府边务。时哈剌慎老把都诸部挟增市赏二十七万有奇,羽正建议裁之。与参政王象乾力争,莫...
钟羽正连奏三本,乞求引退。皇帝见钟羽正决心已定,就批准他驰驿回籍。在1624年(天启四年),逆党霍维华追理梃击等三案。已引退钟羽正,又“委身门户之罪被削,职夺官。直到崇祯初年,才又给钟羽正平反复官。1637年(崇祯十年)冬,83岁的钟羽正在故乡青州去世,遗命“勿请祭葬,勿请谥”。赠太子太保。著有《厚德录》...
钟羽正明朝著名的尚书,也是著名的诗人,益都人,家乡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这座纪念堂,不建议专程来,顺路可以过来看看,里面有很多文物,还有好多钟羽正流传下来的诗 暂无回答 不知道怎么玩?问问旅行达人 去提问 景点详情 查看全部 钟羽正纪念馆为仿古式设计,主展厅内设有钟羽正的铜像。钟羽正,是明朝一代名臣,其为人刚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