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梅说》是明代文学家钟惺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的第一段说明梅的盛时在冬而不在夏,咏梅的人也都是争相歌咏寒冬的梅花而不去过问炎夏的梅叶;第二段歌颂梅叶,同时说明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缘起;第三段撇开夏梅,对趋炎附势的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同时借夏梅以自喻。文章揭露了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抨击了趋...
另外,钟惺认为,诗人应深入生活,体验自然,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韵味的诗歌作品。同时,钟惺还主张诗歌应追求个性和创新,反对陈词滥调,强调诗人的主观情感和独立思考。据了解,钟惺存世诗歌数量丰富,其诗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山间明月、江畔清风,展现出清新自然的韵味;又有对人生哲理的...
钟惺 〔明代〕 日日移家处处邻,吴头楚尾半波臣。罟师嚼米餐乌鬼,舟仆偷钱买白鳞。 鸦食肉能谋底事,獭衔鱼欲祭何神。黄头见我询潮步,笑是浔阳始过人。 完善 坠蝉 钟惺 〔明代〕 神洁诚难辱,居高未免危。又非逢臂怒,遂致折肱悲。 吟啸能无废,堤防似亦迟。幸灾群小急,感遇一身知。 命已看如蜕...
钟惺 作者 全部作品(14) 钟惺散文选集 9.4 钟惺/ 作者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09-6 封神演义 8.7 许仲琳 / 钟伯敬 批 / 作者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25-1 隐秀轩集 8.6 (明)钟惺 著 / 李先耕 / 崔重庆标校 / 作者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2 明六十家小品精品 8.6 徐渭、汤显祖、陈继儒、袁...
《钟惺集》是明代钟惺创作的图书。全书共55卷,为近圣居本与徐刻遗稿。著者 明·钟惺 书目提要 钟惺(1574~1625),字伯敬,号退谷,明代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明代后期,复古思潮统治文坛。万历中叶,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崛起,倡导性灵,反对模拟,文学...
钟惺(1574年—1624年),字伯敬,号退谷,湖北天门市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他与林古度一同登泰山。之后,他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但不久便辞官归乡,闭门读书,晚年更是入寺院修行。钟惺为人严冷,不喜欢接待俗客,因此得以专心研读史书。他与同乡谭元春...
《邺中歌》这首诗,在记述曹操一生事迹的同时,也折射出了钟惺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钟惺眼里的曹操。那么在钟惺看来,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这是全诗的诗眼,也是钟惺对曹操的根本看法。既承认曹操在汉末乱世时的“首功”,也不掩饰曹操的“罪孽”;既“流芳”,也“遗臭”...
钟惺的书,钟惺的小说,钟惺作品集。更新时间:2025-04-07 钟惺(1574年~1624年)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一作景伯,号退谷、止公居士,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 混唐后传 《混唐后传》又名《绣像薛家将平西演传》、《绣像混唐平西传》、《大唐后传》 署“竟陵钟伯敬编次,温陵李卓吾参订”,当是清人伪托。前...
钟惺介绍: 钟惺(1574~1624) 文学家。字伯敬,一作景伯,号退谷、止公居士,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钟一贯任武进(今属江苏)学训。万历三十八年中(1610)进士,授行人,掌管诗诣及册封事宜。后历任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等职。在南京时,简淡自持,于秦淮河畔租一楼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