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关是明代征收内地关税的税关之一。宣德四年 (1429年),因商贩拒用正在贬值的大明宝钞,政府准许商人在商运中心地点用大明宝钞交纳商货税款,以疏通大明宝钞,并趁机增税。在这些地点设立征收商货税款的税关,因此得“钞关”之名。成化(1465—1487) 以后,钞关折收银两。设立钞关的处所有: 崇文门、河西务、北新...
钞关[ chāo guān ] ⒈ 明清两代收取关税之所。因以钞纳税,故名。 什么是钞关引证解释 ⒈ 明清 两代收取关税之所。因以钞纳税,故名。 引《明史·食货志五》:“计所载料多寡,路近远纳钞,钞关之设自此始。”清 顾公燮 《丹午笔记·钞关》:“元 末钱多银少,议行纸钞。 明太祖 设立天下各关隘,命以钞...
钞关 [ chāo guā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āo guān ] 明清两代收取关税之所。因以钞纳税﹐故名。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感恩 绮丽 到位 贪婪 俘虏 芃芃 克隆 僵尸 读音 设计 徘徊 苏醒 ...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老城区内明代会通河旁(马市街104号),占地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上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现有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钞关以雉堞为界,分为前关和后关。前关由河口正关、阅货厅以及书有“裕国”、“通商”的两坊组成,主要...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老城区内明代会通河旁,青年街道马市街104号,居运河与卫河交汇的闸河之处,“挽漕之咽喉,舟车水陆之冲”。钞关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现存仪门、南北穿厅、船料房、券房等,另有清理保护的中公堂、衙皂房、巡栏房、二堂、后堂及书办房等建筑遗址。钞关内设运河文化展、钞关廉洁文化展...
钞关,拼音:chāo guān,钞关的意思:古代按载货的数量和路途远近,令舟船缴纳货税的地方。《金瓶梅》第八一回:「你到家,好歹讨老爹一封书来,下与钞关钱老爹,少纳税银,先放船行」《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不日来到扬州,在钞关住了一日,要换江船回南京」
临清运河钞关为古代八大钞关之一,是中国古代运河税收机构的典型遗存,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为研究中国明清两代经济生活、运河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税务发展提供了实证资料。2001年6月25日,临清运河钞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山东巡按陈济上疏...
芜湖钞关 亦称常关,最早称芜湖关,群众称大关。原址座落河南江口大关街,北临青弋江,南为大巷口,关楼已早毁。芜湖钞关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咸丰年间乱毁,光绪二年重建。钞关,别于海关,常年征收船钞,归安徽巡抚节制,属芜湖关监督公署管辖。监督以下设税务一员,委员若干,由监督委任。嘉庆县志曾记:芜湖关税...
临清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宣德十年(1435年)升为“户部榷税分司”,该钞关前后存续500年,1930年闭关,是明清时期运河八大钞关中开设最早、闭关最晚、税收贡献最多的钞关,也是目前唯一留有遗址的大运河钞关。“富庶甲齐郡”——临清与钞关相互成就 明清实行海禁政策,京杭大运河成为全国商品流通的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