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博物院,有一件珍贵的唐代鎏金走龙,它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艺术的瑰宝。这件龙形饰物长18厘米,高10.8厘米,通体鎏金,金光闪闪,展现出唐代艺术的独特魅力。龙,作为我国文化中的神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至尊至贵”的象征,仅皇家可以使用。龙不仅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更是我们自称“龙的传人”的根源。龙的形态和...
金灿灿的通体鎏金显得贵气十足 鎏金是一种古老的制作工艺 把金子与水银合成变成金汞漆 涂在需要鎏金的器物上 然后加热让水银蒸发 使金牢固附着到器物表面 这条鎏金走龙采用的鎏金工艺 是在铜的表面附着而成 因此是一条“铜身体、金皮肤”的走龙 据记载 唐代祭祀大典中 会举行一种投龙仪式 这种小巧的走龙或许就...
唐鎏金铜走龙 鎏金铜走龙是唐代文物,现藏于西安博物院。高10.8厘米、长18厘米、重260克。盛唐之作品,出土于大明宫遗址,属于典型的兽身龙形制。龙的造型虽然变化多样,但究其造型不外分蛇身和兽身两种,唐以后兽身龙逐渐减少。这件走龙很有气势,一身盛世大唐气派。
🏺 在大明宫遗址中出土的鎏金走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唐朝文物,现珍藏于西安博物院。这条走龙全身覆盖着鎏金,呈现出独特的行走姿态,左腿向后,右腿向前,尖嘴龇牙,长舌卷曲,独角竖耳,头须向后,背脊锯齿状,长尾拖后,末梢上卷。全身刻有鱼鳞纹,三爪长腿,筋肉强劲,劲健有力,神态气势轩昂,显得昂扬自信。🐉...
唐鎏金走龙是唐朝时期文物,1979年西安市文物商店移交,现藏西安博物院。文物历史 1979年西安市文物商店移交,现藏西安博物院。文物特征 鎏金走龙,长18、高10.8厘米,重260克。走龙通体鎏金,行走状,左侧双腿向后,右侧双腿向前,尖嘴龇牙,长舌卷曲,独角竖耳,头须向后,锯齿状背脊,长尾拖后,末梢上卷。全身...
名称:鎏金走龙 朝代:唐 所在博物馆:西安博物院 鎏金走龙,长18、高10.8厘米,重260克。走龙通体鎏金,行走状,左侧双腿向后,右侧双腿向前,尖嘴龇牙,长舌卷曲,独角竖耳,头须向后,锯齿状背脊,长尾拖后,末梢上卷。全身刻划鱼鳞纹,三爪长腿。筋肉强劲,劲健有力,神态气势轩昂、显得昂扬自信,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2月15日,游客在西安博物院展厅里争相欣赏“明星文物”——唐代鎏金走龙,游客们被这只通体鎏金,呈行走状,神态气势轩昂、栩栩如生的鎏金走龙深深吸引,纷纷拿出手机、相机定格下它的真容。 2024春晚吉祥物“龙辰辰”,意气风发、英姿飒爽,而这一姿态取自西安博物院的鎏金走...
11月26日,西安博物院打造的“跑跑龙”主题IP、联名款“丝路龙魂”篮球等系列文创产品正式发布。 据介绍,“跑跑龙”形象的灵感,源自西安博物院馆藏的国宝级文物——唐代鎏金走龙。它左侧双腿向后,右侧双腿向前,仿佛正在迈步行走;龙嘴张开,长舌卷曲,双耳贴于龙首两侧,旁边还有向后飘逸的须发。“鎏金走龙”代表唐代的...
在西安博物院,有一件镇馆之宝——鎏金走龙,它可是唐代时期的珍贵文物哦!这件宝贝是在1979年由西安市文物商店移交的,尺寸小巧,长18厘米,高10.8厘米,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龙,作为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神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至尊至贵”的象征,只有皇家才能使用。龙也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们自豪地称自己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