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鉴定结论是什么意思 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方法、技能对案件专门问题所作的书面评定。鉴定结论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鉴定对象;鉴定人;鉴定方法;鉴定结论。 ▲1、鉴定对象 是指鉴定活动的客体,即诉讼程序启动之后司法机关所提取的各种物证;诉讼当事人在诉讼程序启动之后,向法庭提供的物证;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鉴定结论是证据的一种。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称为鉴定。进行这种鉴定活动的人,称为鉴定人。鉴定人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的结论,称为鉴定结论。有的国家称为鉴定意见。 二、鉴定结论应当如何审查 审查鉴定结论本身的...
鉴定结论不同于证人证言等人证,因为鉴定人没有直接或间接感知案件情况,鉴定结论是 表述判断意见而不是陈述事实情况,证据的产生所依据的是科学技 术方法而不是对有关情况的回忆。 鉴定结论的形成通常基于特定的物理实体、特定的人或物,其间要运用相应的科学知识、方法和仪器,因而我们说鉴定结论具有科学性。但因鉴定必...
鉴定结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鉴定结论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作为专家即鉴定人的判断性意见,鉴定结论既有相当的客观性,又有一定的主观性。一方面,鉴定结论是专家运用专门知识,借助于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得出的结论,这种结论一般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知识、技术水平,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客观性。另一方面,鉴定结论毕竟是...
在我国证据分类理论中,鉴定结论属于言词证据,具有言词证据的一般特点。但是,鉴定结论又区别于证人证言等其他言词证据。它不是鉴定人对提交鉴定的专门性问题所作的客观叙述,而是鉴定人对涉案的专门性问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后,提出的结论性意见,即它不是对事实的描述性证据,而是认识性证据。反馈...
鉴定结论是指专家、鉴定员或评估人员基于对事物、事件或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或意见。这个结论通常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可以为决策、争议解决、法律诉讼或其他目的提供重要参考。鉴定结论的形成需要依据严谨的方法和理论,通过科学、专业的分析和推理,对所鉴定对象进行评估、检测或诊断,并给出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四)经过质证认定不...
简述鉴定结论的特点 1.客观性:鉴定结论应该客观、中立,基于事实和科学依据,不受个人意见或偏见的影响。 2.全面性:鉴定结论应该考虑到案件或事件的所有相关因素,不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或证据。 3.准确性:鉴定结论应该准确反映案件或事件的真实情况,避免错误或误导。 4.可信性:鉴定结论应该基于科学方法和可靠的证据,使...
鉴定结论:一、经过对证据的分析和评估,本次鉴定得出结论如下:涉案物品为正品。二、1. 鉴定过程概述:在本次鉴定中,专家团队首先对涉案物品的外包装、标识、生产日期等进行了仔细核对,并对物品的外观、质地、性能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此外,还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对物品进行了成分分析。2. 证据分析与评估...
因此,比照现行“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定,鉴定结论所依据的鉴定对象和标本都是实物,鉴定结论的非法排除与其非法实物证据有相类似性,但不同之处在于,鉴定结论的鉴定对象或标本又存在可能被“污染”的问题,这与“非法言词证据”的重复直白证据效力的观点又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