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代:清代🔍 这件乾隆款金胎掐丝珐琅嵌画执壶,通高39厘米,宽25.5厘米,展现了清乾隆时期的精湛工艺。以黄金为胎,造型独特,上圆下方,宛如葫芦。金质龙吞式流、如意式曲柄,搭配铜鎏金錾花座,显得格外华丽。🎨 壶身以蓝色珐琅为底色,镶嵌掐丝填彩釉的缠枝莲花,通体对称开光四个,内嵌画珐琅片,分别绘有西...
在密教的发展历程中,汉密的“两部一具”大阿阇黎们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法门寺出土的地宫法器和供养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兴善寺智慧轮、青龙寺义真、海云等名字。🌸 汉密曼荼罗的传承: 汉密曼荼罗的传承经历了金善互授、两部不二、金胎合曼三个阶段。金胎两部经典是密教的根本,最初各自传承,呈现出相对独立...
金胎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真言教成佛之作法,有金刚界胎藏界二途,称为金胎两部。金刚界者为显大日如来智德之曼陀罗,摧破烦恼之猛利智慧犹如金刚,故谓之金刚界,金刚顶经之所说是也。胎藏界者为显大日如来理德之曼陀罗,理之摄持诸法,如于腹中胎藏其子,故谓之胎藏界,大日经之所说是也。概言之,...
由于做工精湛,釉料珍贵,珐琅器自古以来一直在艺术品中的最高端,相对掐丝珐琅器或錾胎珐琅器在古代多以铜胎为主,今天要介绍的珐琅器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铜胎,也不是瓷胎亦不是玻璃胎,而是穷奢极侈的金胎。这是件出自乾隆年间的官窑器,乾隆时期是大清朝最鼎盛的时期,也是艺术品制作最昌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
胎藏界源自众生烦恼欲处,金刚界源自佛果智上。因此,胎藏界为生界本有,属理,诸尊位于莲花内的月轮中。莲花代表理,月轮代表智,智居于理内,体现不二之理。金刚界为佛界修生,属智,诸尊位于月轮内的莲花中。理居于智内,同样体现不二之理。因此,金胎两部体现了色心理智互具不二,为了方便...
手镯呈圆形,金胎质地,外圈中央开有凹槽,镶嵌了一圈珍珠。整体设计奢华典雅,展现出佩戴者的尊贵身份。外径为6.55厘米,镯宽1厘米,曾是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的御用之物。📍【收藏地点】 这件珍贵的手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清宫珍藏中的瑰宝。📜【历史时期】 ...
金胎两部曼荼罗简介 金胎两部是‘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两部曼荼罗合起来的简称。‘部’是部门、部族、部类的意思。金胎两部说明毗卢遮那如来的理、智两德,说明理德的一部分称为胎藏界曼荼罗,说明智德的一部分称为金刚界曼荼罗。如来的理智两德幽深玄远,不容易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假藉彩绘丹青的图画...
“金胎两部”指的是“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两部曼荼罗的合称。其中,“部”一词代表部门、部族或部类之意。“金胎两部”代表了毗卢遮那如来的理与智两德,理德的部分称为“胎藏界曼荼罗”,智德的部分则称为“金刚界曼荼罗”。如来理智两德深邃玄奥,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述,因此借用图画和...
每天认识一件国宝——金胎内填珐琅番莲纹盖盏该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盏盖与盏身纹饰相同,盏内露胎,外壁镌细密弦纹、施黄色透明釉为锦地,以图案式大小朵花两圈、填烧红绿色釉为饰;圈足式的盖钮中央,阴刻团寿并填烧红釉;器底阴刻填红「乾隆年制」蓝方框双行楷书印式款。透明釉下的弦纹清晰可见,不仅...
壶底双栏方框内錾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掐丝珐琅和画珐琅都是由西方引进的技术。前者大略在元代进入中国;后者则于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在两位皇帝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由欧洲引进,并在清宫造办处烧制成功。画珐琅普遍流行于乾隆时期。珐琅器以铜胎居多,金胎相对少见。清宫生产的珐琅器,胎体厚重,珐琅色彩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