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是一家非国有性质的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大道1号(中国国花园内),馆舍建筑面积1000㎡。据2022年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馆藏文物 1184件(套),年参观量11 万人次。历史沿革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3月,是继中国文字博物馆后一家由民营资本创建的文字类专题博物馆,由...
20240412下午: 1、金石文字博物馆位于4A景区中国国花园内。中国国花园是洛阳市区内的赏花胜地,是我国最大的牡丹园,被誉为“中国国花第一园”,地处隋唐洛阳城遗址之上,建于2001年,占地1平方公里,种有牡丹约1000个品种、50万株,呈东西长条状,由东门、早春赏花游赏区、滨湖游赏区、西门4部分组成,是赏花摄影、古装...
金石文字书法即是对金石文字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书法艺术创作之中。 金石文字书法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大分支,它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金石文字书法的特点是刚劲有力、骨韵棱角分明、力度沉稳,具有非常强的雕刻感和立体感。在金石文字书法中,行笔要求严格,要有力度、轻重有度,不允许模糊笔画,也不...
精于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广搜碑刻,绘有《访碑图》,并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故隶法中参以钟鼎,愈见古雅。抚印为丁敬高弟,有出蓝之誉,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山水法董、巨,冷逸幽隽,以澹墨简笔写取神韵,而有金石味。兼工花卉,宗恽寿平。官济宁时,一花片叶皆能于质库...
《金石文字记》是明代顾炎武所作的古籍。四库提要 《金石文字记》·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朝顾炎武撰。前有炎武自序,谓抉剔史传,发挥经典,颇有欧阳、赵氏二录之所未具者。今观其书,裒所见汉以来碑刻,以时代为次,每条下各缀以跋,其无跋者亦具其立石年月,撰书人姓名。证据今古,辨正讹误,较《...
《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书法典籍,钱大昕撰。钱大昕他习惯于利用各种机会搜集金石拓片,数十年间,共得拓片达二千余通。在此基础上编成《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一书。《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钱大昕的史学著述,除《廿二史考异》外,还有《三史拾遗》、《诸史拾遗》、《金石文跋尾》、《元史氏族表》、《补元艺文志...
金石文字起源于商朝中晚期,一直延续到秦灭六国,大约1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通常被称为钟鼎文。在商周时期,青铜器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以鼎作为礼器的代表,钟作为乐器的代表,“钟鼎”便成了青铜器的代名词。据史书记载,早在夏代,中国就已经进入了...
金石文——日本最早的文字 日本的金石文与木简 作者:田中稔著韩天雍编译 在日本的书写文字当中,现存最古的是隅田八幡宫所藏的、有“癸未年八月”纪年的《人物画像镜铭文》。关于“癸未”年,有383年、443年、503年各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443年(倭王济时)之...
1与秦简帛书写性文字的薤叶“片状”线条相比 秦金石文字线条更为圆润丰匀、端庄大气。秦简帛文字属于自由的书写性文字,用于日常生活记录,故其点画自由随意,表现出自然率性的艺术特征,以小学字书类的睡虎秦简《为吏之道》为例,从用笔上看,文字头粗尾细,形如“蝌蚪”,起笔先重按后提笔出锋,毛笔弹性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