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该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也逐渐被各国放弃,都纷纷实行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
这种制度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一种“双挂钩”体系。然而,与金本位制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货币兑换相对复杂,需要通过各国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固定汇率。二、金本位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美国的推行情况 金本位制在美国的推行 金本位制在美国的推行始于19世纪末。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
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缺陷从本质上来说是过分依赖于黄金,这主要表现在:①国际间的清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②货币数量的增长主要依赖黄金产量的增长。当黄金产量的增长无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时,就会使得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物质基础不断削弱,直至崩溃。反馈...
而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把美元跟黄金挂钩,国际贸易直接用美元结算。美国政府承诺以每盎司 35 美元的价格兑换黄金,使美元在国际上具有了 “黄金等价物” 的地位,其他国家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国际货币地位不同: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较为分散。各国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率,没有一种货币处于...
美国的货币体系源远流长,从国际金本位制度演变而来。这一制度在美国的存在虽然短暂,从1879年持续至1914年,但部分金本位(即纸币与黄金有条件兑换)则一直持续到1971年。金本位,简而言之,就是以黄金作为交易媒介。而金本位制度则允许纸币作为交易媒介,但这些纸币可以在银行兑换成黄金。这种制度共有三种实现形式...
国际金本位体系名义上要求黄金充当国际货币,但是由于黄金运输不方便,风险大,而且黄金不能生息,还需支付保管费用,再加上当时英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而人们通常以英镑代替黄金,由英镑充当国际货币的角色。 (2)严格的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金平价决定...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三大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是: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牙买加体系。接下来,我将对这三大体系进行系统解读。一. 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最终结算单位,各国...
国际金本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以黄金作为货币的“通用货币”。这意味着货币的价值被固定在黄金上,保证了货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换句话说,黄金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这个制度的几个关键特点包括: 黄金是无限法偿货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输入输出。 各国的货币储备、国际结算和最后清偿手段都是黄金。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充分发挥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一般认为,1880年至1914年的35年间是国际金本位体系的黄金时代。在金本位下,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其机理即由美国经济学家休谟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一国国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货币减少→物价和成本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出口扩大,如果进口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