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系研制过程中,金怡濂实现了由18台高速处理机组成的复式模块化结构的多处理机系统,这样既保证了运算速度,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性。 在开展10亿次计算机总体方案的研究过程中,国际上32位微机芯片正面市,金怡濂抓住机遇,提出具有决...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5日出生于天津市,江苏常州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神威”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有“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美誉。 02 人物生平 1929年9月5日,金怡濂出生于天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35年,进入天津耀华学校...
金怡濂:计算机是年轻的学科,也是青年人的事业 金怡濂小时候有点“书呆子”相,总是分不清姑妈、姨妈、舅妈的区别在哪儿。1935 年,金怡濂进入著名的天津耀华学校学习。校长赵天麟曾任北洋大学校长,他一身正气,两个儿子和金怡濂是同班同学。1938 年6 月,赵天麟遭日本特务暗杀,金怡濂和同学们悲愤万分。当时的国文老...
金怡濂生于1929年,祖籍常州,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主持完成了我国多台大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系统和创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机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特别是巨型计算机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他成为第三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唯一获奖者。01...
2003年2月2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金怡濂院士因为在我国巨型计算机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本届最高科技奖。 1947年,18岁的金怡濂在天津耀华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良师的谆谆教诲、4年的刻苦学习,让年轻的金怡濂为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怡濂,江苏常州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神威”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有“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的美誉。 金怡濂始终站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矢志不移地为提高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而不懈奋斗。他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的研制;主持...
《人民日报》天花板人物素材,落笔即封神 “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 【适用主题:爱国、创新、挑战】示例:金怡濂在科学事业上,凭着一腔热血和家国情怀,生生闯入了巨型计算机研制这个新世界,使中国赶上世界巨型计算机技术先进水平。但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始终保持着前进与创新的心态,不断地深入超级计算机研究...
1929年,金怡濂出生在天津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留学美国的工程师,母亲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金怡濂成长的时代动荡,父亲常常告诉他们,中国虽然暂时穷困,但中国人非常聪明,只要下功夫、肯努力,开动脑筋,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父亲的话长久地留在他的脑海中,对他以后的治学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5日出生于天津市,江苏常州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神威”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有“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美誉。1951年,金怡濂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至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毕业后回国参与了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