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或合金结构钢中的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为其他相,只有在高碳钢和渗碳钢渗碳高温淬火后,奥氏体才能残留在马氏体的间隙中存在,其金相组织由于不易受侵蚀而呈白色。 3 渗碳体 渗碳体是碳和铁以一定比例化合成的金属化合物,用分子式Fe3C表示,其含碳量为6.69%,在...
(3)淬火后形成的马氏体经过回火还可以形成三种特殊的金相组织: (i)回火马氏体:指淬火时形成的片状马氏体(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于回火第一阶段发生分解—其中的碳以过渡碳化物的形式脱溶—所形成的、在固溶体基体(晶体结构已变为体心立方)内弥散分布着极其细小的过渡碳化物薄片(与基体的界面是共格界面)的复相组...
金相组织是金属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内部组织结构,它反映了材料的成分、工艺和热处理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金相组织的分析是金属材料研究、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一、金相组织的定义金相组织是指金属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包括晶粒大小、形态、分布以及相界、晶界等微观结构特征。金相组织是金属...
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包括了内部原子排列、固体中的相组成、晶粒度、金属纤维组织等。由于金属材料的种类繁多,性能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要想了解金属材料组织对性能的影响首先要了解机械加工领域对金属材料的使用需求。在机械工程中,金属材料作为被应用最为...
定义:板条状铁素体单相组成的组织,也称为铁素体贝氏体 特征:形成温度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的最上部。板条铁素体之间为富碳奥氏体,富碳奥氏体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也有类似上面的转变。无碳化物贝氏体一般出现在低碳钢中,在硅、铝含量高的钢中也容易形成 ...
金属组织的概念 金属组织是指金属在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和组织状态。金属组织可以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金属的晶粒、晶界、位错、周期变化等微观结构特征。 金属组织的形成与金属的冷却过程和处理工艺有关。在金属的冷却过程中,金属原子会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结合形成晶粒。每个晶粒由大量的原子组成,晶粒之间通过晶界相互...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其组织密切相关,组织是指金属材料中原子或离子排列的方式以及金属材料中各个相的形貌和分布。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因此对金属材料的组织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研究和开发新型金属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1.晶体结构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是指由原子或离子组成的规则排列方式。晶体结构是金属...
金属材料的组织通常分为晶体组织、非晶态组织和混合组织三种。 1. 晶体组织 晶体组织又分为单相组织和多相组织两种。 单相组织:包括等轴晶组织、柱状晶组织、片状晶组织、纤维状晶组织等。 多相组织:包括共晶组织、时效硬化组织、定向凝固组织、合金化组织等。 2. 非晶态组织 非晶态组织包括块状非晶态、管状非...
金相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低倍组织检验和高倍组织检验。低倍组织检验主要是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金属材料的宏观组织,包括疏松、偏析、气泡、白点和非金属夹杂等缺陷。高倍组织检验则是用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仪器对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其中,金相显微镜是最常用的金相分析仪器,可以用于观察金属材料的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