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山(1890年6月7日-1948年8月13日),本名义(一说名仲义),又名少山。北京人,满族。京剧演员,工净角。1906年,金少山正式随其父搭班演戏。1911年,只身到张家口搭班演戏。1912年,首次到上海演出。1916年初,前往烟台丹桂舞台搭班演出。1921年冬,在上海“齐天舞台”首次以主演的身份挂牌演出。1926年12月10...
金少山,(1890年6月7日-1948年8月13日)满族,北京人,京剧演员。他生于京剧世家,是清末民初时京剧名净金秀山之三子,有“金霸王”的称号,创办了“金派”,且被誉为“十全大净”。金少山幼年随其父学艺,后又拜韩乐卿为师学习架子花脸戏,练武功把子,拜师何通海和屈兆奎分别学习开场戏和诙谐戏,后由德珺如推荐成为...
金少山著名的京剧大师,净角金派创始人,其有“金霸王”和“十全大净”的美誉,当初梅兰芳、杨小楼二位大师演出只要是需要净角必须要找金少山。金少山大师当初何等风光,哪怕是住处离剧院只有一条街也要坐车去,家中养的猴子都有烟瘾,其挥金如土。但是晚年的金少山先生穷困潦倒,后来受到尚小云等同行资助,离世之时还是...
十全大净金少山超话 说金少山是铜锤花脸的领袖太片面,金的常演剧目《太行山》《连环套》《黄鹤楼》都是副净应工。1937年,金回京打炮戏就是《连环套》,这也奠定了他在京城花脸的地位。如今我们想了解金派唱腔有诸多唱盘存世,虽然进在灌制唱盘是多有懈怠,然录制量多,大红之前录制的曲目唱的很 .....
可以说晚年的金少山先生穷困潦倒,后来也是早早的离世,而离世之后也没有钱安葬,当时治丧安葬的钱还是北京梨园公益会负担的。李德钖 李德钖著名的相声大师,其位列相声八德之一,并且一度有“万人迷”、“相声大王”、“冷面滑稽”的美誉。在相声发展历史上李德钖先生堪称顶尖,甚至于可以说是后无来者。他说相声以“...
金少山是自京剧有记载以来,嗓子最好的花脸演员,据翁偶虹先生说,金少山的嗓子叫作“十字音”嗓子,也就是横音立音,都特别好,特别出色。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听广播电台戏曲栏目,袁世海当年回忆听金少山的经历,讲得特别有意思,他是这样说的:“我在科里的时候,就听说有这么一位金霸王,嗓音好的无与伦比,声振...
金少山(1890—1948) 金少山是京剧中花脸全材,也是京剧界少有的“怪人”。他的身材、脸盘和嗓音是适合唱花脸的一块好料。其父金秀山原来是谭鑫培班中唱二花脸的。秀山生三子,少山最幼。秀山去世后,少山随二哥仲麟去天津找出路,搭上一个专跑关外的班子做拆账,那时少山还只有二十来岁。由于童年时基本功下得磁...
金少山先生是京剧净角行当的一个高峰,只可惜金先生早早地离世了,并且如今金派艺术传承的也不是特别好,因为金派对于嗓音要求实在是太高了。郝寿臣 郝寿臣著名的京剧大师,净角郝派创始人。郝寿臣先生唱念上自成一格,创成被誉为"架子花脸铜锤唱"的郝派艺术,以气魄取胜,唱念韵味浑厚,工架凝练,表演浑然一体。
当然翁偶虹先生从他的角度,也讲了一些金少山很任性,很不合人情的一些事儿,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看一个人的好坏需要全面衡量,不能通过一两件事就给这个人下结论。那么金少山,所以享大名,除了他艺术高超以外,不愿意趋炎附势强权,以及向坏人低头也是他倔强性格的一方面,今天我们讲的这个故事,就记录了一件...
然而时至今日金少山先生的金派花脸已经是近乎于失传的状态了,因为这一流派对于嗓音的要求太大了,很多人缺乏那个好嗓子。郝寿臣 郝寿臣著名的京剧大师,净角郝派创始人。郝寿臣先生出身贫苦,后来从事京剧这一行也是为了生活,并且学艺之路也是十分坎坷,但是最终他成为了京剧舞台上的名角儿,并且与梅兰芳、马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