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宋夏金时期,政府为了加强对婚姻的管理和控制,设立了官媒,官媒成为了一种新的婚姻形式。官媒不仅可以介绍合适的对象,还可以协调婚姻的各个环节。此举不仅使得政府更加掌握了婚姻的节奏,而且也增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同感。总之,宋夏金时期汉族婚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观念、婚龄以及婚姻形式方面。从选...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林立,前期有辽、北宋、西夏对峙,后期有南宋、金、西夏并立。此外,周边还有回鹘、西辽、吐蕃、大理等政权。共尊华夏文明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突出特点。共认中国 唐末五代以后,契丹、党项、女真相继进入燕云十六州、河套灵州一带以及中原地区,在和当...
宋: ——北宋: 北宋-辽-西夏 ——南宋: 南宋-金-西夏 南宋-金-西夏-蒙古 辽: 西夏: 金: 同时期中原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 蒙古、克烈等部 西辽 吐蕃诸部 大理 大理中部 西域 元: 元全图(前期) 元全图(后期) 宣政院辖地 窝阔台汗国
因此,西夏只有对金作战,才会信任这样的将领,而绝不会委派李世辅攻宋。这或许也可从一个角度证明金提前退地与西夏寇边有关,而金人此举确也将金夏冲突转为了宋夏冲突。不过李世辅在得知延安已为大宋疆土后,“即率所部南望拜赦,因遂说夏人南归。夏人多怀土,独与愿从者二千人来。而王枢者,反说世辅还夏...
尽管辽宋夏金时期是一个分裂的时期,但是各个政权都没有放弃华夏认同,他们都追求着统一中国的梦想。这种内聚的动力源泉催生了统一的趋势,并最终导致了元明清三代的统一局面。这一点在历史的曲折中得以体现,是不可忽视的。契丹人对辽朝的正统性非常重视,并在与宋朝和金朝的交往中不断强调。辽圣宗和辽兴宗都通过...
四,南宋向金称臣,每年缴纳岁币,法理上承认金的正统地位。五,二十四史有辽史,金史。认为南宋正统地位的原因:一、南宋是汉民族建立的国家 二、南宋经济文化发达,宋词风靡 三、南宋继承北宋政权 笔者认为,正统与否,其实就是后世效的谁的先。我一直就说,宋朝是中国历史制度史上的一个死胡同,别看他热闹非凡...
内容: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 意义:此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宋夏和议 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意义: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3、岳飞抗金: (1)抗金成果:郾城大捷 (2)岳飞遇害: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
金天会三年(1125)灭辽。 金天会五年(1127)灭北宋,同年宋朝南迁称南宋,自此形成了金、宋、夏三国鼎立的形势(但主要是宋金对峙的政局)。 金天会九年(1131),辽宗室在中国西部及中亚地区重建西辽。 金泰和六年(1206),金北部蒙古族建立蒙古国,于公元1218年灭西辽,于公元1227年灭西夏。 天兴三年(1234),蒙、宋联军...
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宋,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夏(西夏)(1038年—1227年)。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
辽宋夏金政权在思想上形成了共尊儒家的理念,在制度上共承了“中国之制”,由此凝聚了华夏认同,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共奉“中国”之号的道路。随着与中原王朝交往交流的深入,辽夏金政权逐渐接受并形成了共尊儒家文化的理念。在尊孔崇儒理念的影响下,辽夏金政权在官僚、科举、行政、律法四方面共承“中国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