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占据中原主要地区,比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陕西,自古中国的王朝,占据中原为正统。二,金朝文化上快速汉化,实行科举入仕,从二元政治走向单一的汉制。三,政策上延续自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制,此制度元明清继续袭用。而南宋放弃了三省六部制的政体,三省六部在宋朝名存实亡。四,南宋向金称臣,每年缴纳岁...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林立,前期有辽、北宋、西夏对峙,后期有南宋、金、西夏并立。此外,周边还有回鹘、西辽、吐蕃、大理等政权。共尊华夏文明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突出特点。共认中国 唐末五代以后,契丹、党项、女真相继进入燕云十六州、河套灵州一带以及中原地区,在和当...
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宋,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夏(西夏)(1038年—1227年)。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
金天会三年(1125)灭辽。 金天会五年(1127)灭北宋,同年宋朝南迁称南宋,自此形成了金、宋、夏三国鼎立的形势(但主要是宋金对峙的政局)。 金天会九年(1131),辽宗室在中国西部及中亚地区重建西辽。 金泰和六年(1206),金北部蒙古族建立蒙古国,于公元1218年灭西辽,于公元1227年灭西夏。 天兴三年(1234),蒙、宋联军...
2、1127年北宋灭(金灭北宋)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靖康二年(1127)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割据政权长期并立、分庭抗礼的历史阶段,也是诸政权及其辖域民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内聚,逐渐从各自称“中国”发展到共奉“中国”之号的历史时期。 各政权正是在尊孔崇儒的基础上,共同继承了隋唐五代以降华夏的官僚、科举、行政、律法——即“中国之制”,从而自然而然地共奉“...
一、宋夏金时期汉族婚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在婚姻观念方面,宋夏金时期汉族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开始注重选婿重才,而不是只注重门第。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注重婚嫁论财,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1、政治上:①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先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后是两宋政权与辽、夏、金、蒙古政权的并立,最后归于元朝统一。②中央集权加强。宋太祖采取分散中央与地方权利的方法,把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①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取得重大成就,手工业生产规模与...
辽宋夏金面积人口对比..辽面积489万km²(1111年),人口900万(12世纪初)北宋面积280万km²(1111年),人口12600万(1124年)西夏面积77万km²(1142年),人口300万(12世纪初)金面积361万
宋: ——北宋: 北宋-辽-西夏 ——南宋: 南宋-金-西夏 南宋-金-西夏-蒙古 辽: 西夏: 金: 同时期中原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 蒙古、克烈等部 西辽 吐蕃诸部 大理 大理中部 西域 元: 元全图(前期) 元全图(后期) 宣政院辖地 窝阔台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