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佛教文化方面,值得特别记载的是大藏经的刻印。金代文献残缺,关于这一刻藏事业原未见记载,直到1934年,偶于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其印本。据今人考定,全藏凡六百八十二帙,约七千卷,现存的仅四千九百五十七卷(现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发起刻藏的是比丘尼崔法珍,她在山西省南部断臂发愿,募资翻刻北宋官版大藏经,并加以...
(一)一部金版《大藏经》 所谓《大藏经》,是以佛教经典为主,也包括了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它是佛教发展的成果,也是佛教思想和佛教史的集中体现,因而是佛教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从宋开宝四年(971年)开始刻印《大藏经》,因最早在四川成都刻成,因此又叫蜀版《大藏经》。后来传入日本和朝鲜,...
金藏,即金版大藏经,是一种以金代雕印形式编撰的佛教经典集。它的另一个名称是赵城藏本或金刻藏经,起源于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年),由山西潞州出身的崔法珍倡导,在山西解州天宁寺开始大规模雕刻大藏经版,并通过募刻的方式进行。这项工程直至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才宣告完成,全程由山西民间自筹...
《金版大藏经》简称《金藏》 , 刻印于金代 (1115-1234),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版木刻汉文大藏经北宋《开宝大藏经》的复刻本。这一大藏经的版本 , 原供养于山西省赵城县广胜寺 , 刻版地址在今运城解州之静林寺(天宁寺),故也称《赵城金藏》。 《金版大藏经》...
金代佛教文化方面,值得特别记载的是大藏经的刻印。金代文献残缺,关于这一刻藏事业原未见记载,直到1934年,偶于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其印本。据今人考定,全藏凡六百八十二帙,约七千卷,现存的仅四千九百五十七卷(现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发起刻藏的是比丘尼崔法珍,她在山西省南部断臂发愿,募资翻刻北宋官版大藏经,并加以...
耶律楚材奉命从当时蒙古治下的各大寺院募集懂得《大藏经》的僧人,又用了十余年时间才把这部经书重新补齐,存放于山西赵城的广胜古寺之中。 由于这部经书成于金代,所以被称为《金藏》。后来元末天下大乱,江南藏经损毁殆尽,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后大会高僧,试图刊刻一部《南藏》,但内容缺漏较多,质量比不上《金藏》。
国家图书馆藏金粟山大藏经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五 这里所说的斑点藏经纸,就是仿金粟山藏经纸,因为这种纸的背面也同样钤盖着小印,但是乾隆皇帝仿这些纸当然不是为了制造假古董,他只是想恢复古代的这种特殊工艺,因此他在此纸的背面所钤盖的印文是“乾隆仿金粟山藏经纸”,以此以证视听。其实话说回来,...
赵城金藏(金版大藏经) 精装全122册 正品保证 免开发票 作者: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0条评论 当当价降价通知 ¥35200 (6.29折) 定价 ¥56000.00 配送至 北京 至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 有货运费6元,满36元免运费...
中新网西宁7月7日电 (孙睿)黄金书写大藏经《甘珠尔》收笔庆典仪式6日在青海西宁举行,标志着纯黄金书写的大藏经《甘珠尔》正式收笔亮相。据介绍,藏文《大藏经》是藏传佛教经律论总集,由《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组成,被称为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产生深远影响。图为现场民众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