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 Jīn Shèngtàn — 吴县 今江苏苏州市 人。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为人瑞,号圣叹。一说本姓张。为明、清之际文学评论家。明诸生。入清后,以“哭庙案”被杀。少有才名,喜批书。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为各书进行批点。他...
没考上功名,金圣叹没什么特别的想法,毕竟他的生活态度就是不给自己“设限”,不过最终他还是决定向考官们证明自己的实力,毕竟身无功名,不好搞事。规矩写完考题后,金圣叹考上了秀才,为此他还非常开心地给自己刻了一个“六等秀才”的印,到处留印。到20岁后,金圣叹选择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跳大绳。资料记...
为啥金圣叹这么写呢?原来钱谦益老奸巨猾,玩世不恭,早年他是大明的礼部尚书,皇帝死后投靠南明奸相马士英,清军打来了投降后成了清廷礼部尚书。金圣叹从心里鄙视这种人品低下的人。金圣叹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准备逐一评点。他的评点提高了小说、戏曲的地...
但是,由于金圣叹闭门读书,很少与社会接触,难免会像其他书生一样,沾染些许读书人那种清高和傲气。不过,他对那些社交上的虚名并不在意,因为他完全可以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努力,过得快乐如意 。然而,金圣叹也并不是个不食人间烟火,口拙舌本的木讷之人。他不仅才思敏捷,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们高谈阔论起来,也是...
而在这些才子中,有一位凭借着荒诞不经的行事风格而被人们所熟知,他就是金圣叹,他甚至直到临死时都不忘向人们展示他的幽默细胞,这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存在。圣叹出生在苏州的一个殷实家庭,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但金圣叹对于儒家经典并不是很感兴趣。他反而对《水浒传》等小说情有独钟,在十几...
1661年,金圣叹被砍头,临刑前,他小声对刽子手说:“我耳朵里有200两银票,先砍我,这钱就归你!”刽子手一听,这买卖划算,手起刀落,刽子手喜滋滋地捡起两个纸团,拆开一看,脸色大变。在明朝末年,江南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一位出生于1608年的年轻人,名叫金圣叹。尽管家境贫寒,但他拥有博大的学识和不屈的...
金圣叹像 回忆往事,他自负大才,却又失意得很,“恰如自古至今,止我一人是大才,止我一人独沉屈者”。圣叹之名也是由此自负而来。成年以后的金人瑞,冷眼观世,颇觉孔子之道之学久已失传,三千年来,已无人复讲。他认为自己就是孔子之后第一人,要大讲自己独得的孔子“忠恕”之道...
金圣叹是个妙人,为人幽默了一辈子,死到跟前了也依旧幽默风趣。身陷牢狱,即将面临严峻的死刑,他却意外地叫来了狱卒,声称有“要事相告”。狱卒立刻怀着好奇心前来,或许期望着能够听到某个惊世骇俗的消息,或者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指示。毕竟,金圣叹的智慧和风趣早已为人所熟知,谁知道他临终前是否会留下令人哗然的...
金圣叹书法 临刑前,不忍看其他人被杀的惨状,又对行刑的刽子手说:“我手中有二百两银票,先杀我,就归你。” 刽子手第一个杀了他,刀起头落,扳开金圣叹手一看,手里什么都没有,却从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打开一看:一个“好”字,另一个“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