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398..《金匮要略》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全书共分3卷25篇,其《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是全书的总论。《金匮要略》在理论上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认为“夫人禀五常(即五行),因风气而生长。 在写作方法上,《金匮要略》的每篇篇名均标明“病脉证治”,以显示其病与证(或脉与证)相结合的诊治...
《金匮要略》 ▲【原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 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 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 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 ...
《金匮要略》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是现代医学生的中医临床基本课程。《金匮要略》对中风证治有分析研究,其内容主要涉及中风病名、病因病机、证类、治法方药等。该书论述中风字数虽不多,却已构建起中风诊疗体系。如创立中风病名,准确描述其临床特征,并确定为...
《中医十大经典:金匮要略》是最早的一部研究诸科疾病的专书。理论基础和临床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其中许多方剂有很高的疗效,所以对后世临床治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金匮》是祖国医学的古典医籍之一,是治疗“杂病”的典范。内容简介 《中医十大经典:金匮要略》对著作进行语译,既忠实原文,又不...
金匮要略重点总结!!!(保存好) 一、绪论 金匮要略共25篇,后三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载方剂205首,用药155味。 学术成就:①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②创制了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可靠的经方。 二、各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因此,我认为张仲景写《金匮要略》这个杂病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诊治伤寒病。他希望通过这本书的撰写,能够为当时深受瘟疫之害的人们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思路。同时,《金匮要略》也是张仲景对《伤寒杂病论》的一个补充和完善。它不仅包括了伤寒病的诊治方法,还进一步探讨了其他杂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金匮要略方论》 (公元219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编为《金匮要略方论》。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25篇,计262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