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金农是由“金”和“农”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金指金子,农指农田和农民。金农这个成语原本是指在农田中劳作的农民,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勤劳致富的人。金农成语的含义是赞美勤劳的人,认为只有通过勤劳努力才能获得财富和成功。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金农成语可以用于表扬勤劳致富的人,...
金农又写诗道:“是谁辟得径三三,蕉叶阴中好坐谈。敛却精神归寂寞,此身疑是绿天庵。”“绿天庵”是怀素“种蕉万余”,修禅习字的地方。尽管身在炎炎夏日,但金农在芭蕉树下收敛心神,守住“寂兮寥兮”的冬心,如四时不谢之花,就常处于清凉世界了。•竹林鹤影• 还是罗聘,他的画里常有金农的影子。...
从宋朝开始,书法讲究一个“巧”。金农则希望开辟一条新路,为千年书法开创一条新路。金农有没有成功?他的字体还是不太像中国的书法。所谓的匹配,有两个方面。一是朴实。金农的书法独树一帜,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可以说,他的书法多了几分灵动,少了几分古朴,不能融入到简单的世界中。因此,金农尽...
金农虽博学多才,但天性散淡,乾隆元年(1736)受裘思芹举荐博学鸿词科,入都应试未中,郁郁不得志,遂周游四方,走齐、鲁、燕、赵,历秦、晋、吴、粤、终无所遇。他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据金农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
金农一生好游历,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的性格狂放不羁,交友广泛,上至名门公卿、富豪巨贾,下至卖浆引车的贫民百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他对待朋友真诚坦率,不拘小节,但也有着独特的交友原则,瞧不起的人绝不交往,而情投意合的好友则无论贫富都视为知己。金农的晚年生活颇为凄凉,无子嗣,生活困顿,但他...
金农的隶书实则出自汉隶。我们看到的他的代表书体是所谓的“漆书”,但笔者私下以为这只是其隶书成果的一个部分,甚至并非他的最高隶书水准。金农临摹汉碑的功夫十分深厚,且有丰富的收藏,其眼界自然要远远高于常人。诸如《华山庙碑》《乙瑛碑》等汉代名碑,金农早年都有涉猎。比如广东省博物院所藏金农《隶书周礼职...
金农金农,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家经典...
刚好,在他50岁时,有人推荐金农应试博学鸿词科(博学鸿词科是清康熙、雍正年间为网罗汉族读书人的一种手段,凡地方上博学多才之士通过举荐,可以直接入京应试),这对于金农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于是,金农千里迢迢赶赴京师。但天意弄人,这场荐举应试因雍正帝的去世而终止,...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但是金农天性散淡,他的书法作品较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来说,传世作品数量是非常少的。他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