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经获批的国产疫苗包含三种技术路线[1]:一是灭活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3款灭活疫苗;二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为天津康希诺公司生产的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三是重组蛋白疫苗,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 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以后,...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表示,教育部从春节就开始动员有研究优势的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重点从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3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协同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加快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的科研公关。
mRNA疫苗主要优势是快,如果设计得好,技术成熟是可以做到比较强的免疫反应。还有是 T 细胞比较突出,这和它抗原呈递有关,它的抗原呈递途径可以在细胞内表达。 重组蛋白疫苗比较多元化的,主要优势是技术路线比较成熟,这条技术路线有非常多的疫苗已经上市了,总体上它的安全性是比较放心的。而且一旦这个疫苗经过验证之后它...
针对BA.1毒株,神州细胞的两款重组蛋白疫苗的中和抗体滴度也是超过comirnaty。 同时,在针对当下流行的BA.5毒株真病毒交叉中和抗体滴度试验中,神州细胞的重组蛋白苗同样展现了一定的优异性。 未来,国内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重组蛋白疫苗,展现脱颖而出的潜力。 比如依生生物的皮卡佐剂重组蛋白苗。该疫苗的最大看点是皮卡...
5、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2021年3月获批紧急使用)。 这5款获批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中,共有三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分别为灭活疫苗(北京生物、武汉生物、科兴中维)、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和重组蛋白疫苗(智飞龙科马)。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官方公号消息,6月1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进入临床试验。这是继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之后,又一种新的技术路线研制的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I期临床试验将...
(1)在制备疫苗的过程中,常采用 PCR技术获取和扩增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扩增时,除了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还需要加入 T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引物。当该过程消耗了62个引物时,则进行了 5轮DNA复制。(2)基因工程疫苗研制过程中,常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
目前首款获批上市的RSV疫苗Arexvy就是这一技术路线。 三叶草生物7月11日曾披露,正在利用已经验证的Trimer-Tag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重点推进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候选疫苗SCB-1019的研发,走的也恰好是“重组蛋白疫苗”这一技术路线,他们后续的临床数据值得跟进关注!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工程细胞株,重组表达抗原蛋白的疫苗,具有靶点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C项正确,腺病毒载体可以采取单针接种方式。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原理是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的人5型腺病毒基因内,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