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群辉《释真观及其辞赋创作的文体策略》对释真观辞赋创作的策略问题进 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其辞赋创作深受佛经文学及讲经、唱导等宗教文艺形式 的影响,自觉采用了对话体、讲经文的“释经名”以及唱导文中的“杂序因缘, 傍引譬喻”等文体策略,刷新了当时的辞赋创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综观近年来关于...
文学史上,僧人作赋者不多,流传下来的更少.释真观(538-611),是由陈入隋的高僧, 也是当时著名的佛教艺术家,文学家.字圣达,俗姓范.官宦门第,自小聪颖,并受到良好的教育,很早就显露出过人的语言,文学,艺术方面的天赋.真观的文字 散佚严重.严可均《全隋文》仅据《续高僧传》及《广弘明集》辑录了真观的作品五...
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郁如邓林中的邓林是指什么?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只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静与安有何区别?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据...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郁如邓林中的邓林是指什么?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只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静与安有何区别?
释真观 真观字圣达,俗姓范,吴郡钱唐人。陈时,住泉亭光显寺。入隋,住灵隐山天竺寺,大业中卒。 ◇ 愁赋 若夫愁名不一,愁理多方,难得?缕。试举宏纲:或称忧愦,或号酸凉。蓄之者能令改貌,怀之者必使回肠。尔其愁之为状也,言非物而有物,谓无像而有像。虽则小而为大,亦自狭而成广。譬山岳之穹...
教观之道不明,天下无真释,如学思之致不讲,天下无真儒也。儒之道在尽心知性,故笃行一事,必在学问思辩之终。大易略思辩,益以宽居,宽居即思辩异名也,以其心领神会,故曰宽以居之,以其善巧决择,故曰慎思明辩。圣学渊源,必须向此关透去,方无卤莽灭裂之虞。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为方便。信行秉...
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想要学习制作视频方面的技巧,欢迎点击关注或者留言与我互动。除了每周更新的两米视频课之外,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每天更新原创文章,分享我对事物的观点,日常生活,国内国外优秀视频。
高观音现任住持是释真觉(熊日祥)法师。他10多岁时在灵光寺剃度出家,师尊是释瑞基法师。1989年,在韶关南华寺接受“比丘大戒”,在当时梅州“香花佛派”受戒的和尚中是年龄最小的一个。高观音原来只有小小的一间瓦房,观音佛像一尊,在住持的努力下,05年得到印尼华侨的巨额资助, ...
内观心魔,自省释真,生活自在。 #王阳明心学 #传统文化 #国学智慧 - 此岸智慧于2024061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23.5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