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呈长方形,外有围墙,内有一猪。猪圈一侧上方有一小屋,前有台阶,下方镂空与猪圈相连。🍃 历史价值汉代绿釉陶器是东汉时期流行的一种随葬陶器,以其朴实的造型、秀美的纹饰和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东汉时期的新创烧品种,它继承了商周时期瓷器的施釉技术,开启了唐宋时期三彩器多样化和变幻莫测的装饰风格,在...
名称:东汉绿釉陶猪圈 用途:丧葬用品 等级:一级 来源:1981年益阳羊舞岭大明村M1:52出土 形态特征:该器分为圈与仓两部分。仓为圆柱形,内空,有四方形瓦顶,仓正面向内开有一方形窗。圈为圆形,前后各有一圆孔,内置一猪。器物表面均施绿釉,内壁露胎。该猪圈造型规整,釉色均匀,釉层清澈透明,表面...
汉代绿釉陶圈 汉代绿釉陶圈是一件汉代文物,馆藏于海南省博物馆。文物特征
晋黄釉陶猪圈 晋黄釉陶猪圈是晋代文物。通高18.5厘米,陶猪长13厘米,高6.3厘米。黄釉。四周围墙,墙背后有件间房,上有四坡房顶。圈内置一小猪,体瘦,嘴上翘,足较短。现收藏于宜城市博物馆。
🌟 探索古代生活的生动一角,黄志博物馆珍藏着一件东汉时期的绿釉陶猪圈。这件陶器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古人生活习俗的生动写照。🏠 在东汉时期,人们相信“事死如事生”,因此墓葬中陪葬的器物必须与生前一模一样。陶猪圈就是这种陪葬习俗的典型代表,它以陶土为材料,覆盖了一层绿釉,再现了古代农家生活的场景。
东汉釉陶猪圈 东汉釉陶猪圈是一件东汉文物,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东汉釉陶猪圈纵11.8厘米 ,横8厘米 ,高8厘米。
这陶羊圈为红泥胎,通体施绿釉,釉层部分剥落,属低温烧造,虽简单粗糙,但保存完整。中国是世界养羊大国,养羊业历史悠久。羊是我国古代六畜之一,很早被驯化成家畜。在新石器时代裴李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发掘出羊骨。殷墟出土的“卜辞”中有“羊”字和“(宀羊)”字,象征着羊养在棚圈内。这说明早在...
绿釉陶猪圈为东汉时期的文物,高25.3厘米 圈宽24.5厘米,1987年出土于三门峡市区。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详细信息 随葬模型器。猪圈呈圆形,围栏镂空,栏内有一猪。猪圈与厕所相连。此模型是汉代湖南地区小农生活习俗的反映。绿釉陶猪圈是一种低温釉陶质的随葬模型器,猪圈与厕所合一,反映汉代人们的生活习俗。猪...
【绿釉陶猪圈】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高25.3厘米,圈宽24.5厘米湖南博物院藏汉代,猪圈一般与厕所相连。带猪圈的厕所称作“溷”(hùn)。那么,汉代的厕所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从文字记载来看,汉代的厕所和如厕环境可谓十分简陋、令人心酸。《汉书·武王子传》说:“厕中豕(shǐ)群出,坏大官灶。”汉武帝之子燕王旦...